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利亚随笔》:其书

(2012-12-09 17:27:47)
标签:

兰姆

伊利亚随笔

中文译本

插图

杂谈

分类: 读书的故事

        假若梁遇春先生当年能诺其言,践其行,《伊利亚随笔》——这部传世英伦随笔集的中文首译本,就应归于他名下了。惜英才早逝,寸愿难付,梁先生只译出其中的几篇,散落在他的《小品文选》、《英国小品文选》和《小品文续选》几本书中。但兰姆“作为十年来朝夕聚首的唯一小品文家”,一篇《查理斯 兰姆评传》,也使梁先生这位国内兰姆文章不遗余力的第一推介者,感到一丝心安了。这里提到的几本书,都是民国时候出版的,现在也只在孔夫子网上能找得了。倒是南海出版公司于1998年出版过一本《追赶自己的帽子》,收集了梁遇春先生翻译的三十篇英国小品文,其中有兰姆的多篇。


http://s5/bmiddle/87947cfcxd06811753ed4&690

 

        我所读的第一本《伊利亚随笔》,是三联的1987年刘炳善先生译本。作为三联“生活文化译丛”的一种,其译名最早是叫《兰姆文钞》的,可见于这译丛部份种类的内封书目上。说起来,我就是因“生活文化译丛”而认识兰姆的。当时还在大学校园里,闲来无事逛书摊,见到其中的《番石榴飘香》,书名勾起我对故乡的怀念,就拿起来读,最后是连着把《伊利亚随笔》也买了回宿舍一起读。


 

        后来刘先生的《伊利亚随笔》译本,不知怎的转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所以有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2006年经典印本,为什么说经典呢?因为这是一本精装插图本,插图二十多幅,套色印剧,由英国著名画家谢帕德( Ernest H. Shepard)所作。今年(2012),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将这个译本归入“译文名著精选”系列出了新版,插图改为黑白的了。Shepard为《伊利亚随笔》所作的插画,偏于浪漫和悱恻,还略带点俏皮。

 

        为《伊利亚随笔》作过插图的著名画家很多,而最具古典风格的就是Charles E. Brock(布洛克)的那套黑白工笔画。这套插图中的几张可在花城出版社高健先生译本的《伊利亚随笔》中见到。花城出版社的《伊利亚随笔》初版,其设计可真“出格”,难怪兰姆迷骂声一片。还好第二刷时重归本色,不然兰姆地下也会卧睡不安的。


 

        Brock的画风如下两幅。(对了,需要提醒一下,这里提到的插图都是我糊乱拍下来的,将就看看,权当诱饵,要看好图,就买书吧  :)

 

        既然已说到此,就还是提下另一位为《伊利亚随笔》作过水彩插图的Sybil Tawse。其插图风格也是迷人,但在“古典”性上,就比不上前两位了。而且,Tawse先生的插图,没有在中文版本中出现过,下面的这幅,我是由董桥先生的《今朝风日好》插页截来。

http://s8/bmiddle/87947cfcxd0681fd28727&690

 

        至于刘炳善先生和高健的《伊利亚随笔》译文,我有过如下评语:金石擦碰之味,剑刃相交之声,铿锵有力,是为高健先生翻译英美散文之风格。如令旗所指,三军俱突;或巍峨之相,参立天地者,为先生所长。然则如兰姆之清明平和,雅洁多姿,妙趣臻然者,则短于刘老。所以要看《伊利亚随笔》中文版,我是推荐刘先生译文的。

 

        刘老所译《伊利亚随笔》,在国内还有其它出版社的选本。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的《兰姆絮语散文》,世界语出版社1993年的《兰姆随笔选》。

 

        其它译本,还有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王育平《伊利亚随笔》译本,上海三联2004的邓小远新译版《伊利亚随笔》,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散文珍藏版”系列的2010年李育超的《兰姆散文》译本。或许还有我未见过的译本,就有待补充吧。

 

        这篇小文,旨在记录我所喜爱读的《伊利亚随笔》的译本的些小情况,留做一份怀念。而在最后,摘抄上海译文出版社那本的书中简介,也算是给有心看到这里但不知兰姆为何许人的读者一个交待:”《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 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人,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 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氖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正如三十年代我国作家梁遇舂所言:对于 心灵的创伤,兰姆是一剂“止血的良药”。《伊利亚随笔选》选录了《伊利亚随笔》中的主要作品,包括《南海公司回忆》、《除夕随想》等诸多名篇。著名翻译家 刘炳善先生的译文精到而隽永,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兰姆独树一帜的文字魅力。本书所配的二十多幅插图,出自英国著名画家谢帕德 (ErnestH.Shepard)手笔,极具收藏价值。

 

        好吧,真正的结尾还是用上这几张拍的实物图好了,不然浪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