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用户常见的问题,下面我们总结了生物显微镜使用的六点原则,希望对广大客户有所帮助:
1) 采光与调节
生物显微镜一般以日光为光源。使用时不要将反射镜直接对着阳光,以免光线过强而影响观察。在装有聚光器的显微镜上,一般使用反射镜的平面,并调节其方向,使通过目镜和低倍物镜观察标本时,视场有适当的亮度。其光源除了用太阳光外,也可以用日光灯或普通灯,但因普通灯是黄色光,最好加上蓝色滤色片。没有聚光器的显微镜,在使用低倍和高倍放大时用平面反射镜。当使用油镜或在弱光源时,用凹面反射镜。凹面镜也能会聚光线。
使用油镜时将聚光器升到最高处,以增强光亮度。但聚光器升到最高处时不得超过载物台平面,否则会与载物片相碰。聚光路上的光圈开入时进光多,开小时进光少。在调节聚光器位置时要配合调节光圈,使视场光亮适当。
2) 标本片的装置
采光完毕,将标本片置于载物台通光孔和物镜之间。在装有标本移动装置的生物显微镜中,调节移动装置,使标本处于观察位置。没有此装置的,则用手移动标本,然后用片夹固定。
3)放大倍数的选择
使用任何一个物镜时,要注意选择有效的放大倍数。一般实用范围是物锐数值孔径的500~700倍。最大也不能超过其数值孔径的1000倍。如放大45倍的物镜共数值孔径为0.63,它的有效放大倍数取700×0.63=441倍。这样,45倍的物镜只需配10倍的目镜即可。如放大100倍的物镜,数值孔径为1.25,有效放大倍数为875倍,则目镜取8~l0倍即时。日镜的放大倍数取得过大,反而影响观察效果。实际使用生物显微镜时可以根据工作要求和标本的具体情况,选用一个放大倍数适中(如10倍)的目镜和最低放大倍数的物镜开始观察,然后逐步地改用倍数较高的物镜和不同倍数的目镜,直到能清楚地观察到标本为止。
4)焦距的调节
观察生物显微镜时,先从低倍镜开始。首先将镜筒升高安放标本,再旋粗调调节器,使物镜接近盖玻片,然后移动载破片,使标本对准物镜即可观察,这时用粗调调节器将镜筒缓慢地升起,当见到物象轮廓时立即停止,再用微调调节器调整焦点。
5)油镜的使用
使用油浸物镜时,首先应在聚光器平面上滴两三滴香柏油,然后把标本片小心地放回载物台的原位上,使其下面与香柏油接触。把油镜转换到光轴上,细心地拧动粗调焦旋钮,使镜筒慢慢地下降。这时要仔细观察物镜前片与标本片之间的距离(因为油镜工作正离很短),使物镜前端与香柏油接触,但不要碰到盖玻片。然后调节微调焦旋钮,使镜筒向上运动,直到清晰地观察到标本为止。这一步骤要细心,特别不要把位调节旋钮方向拧反,以免使油镜头与盖玻片接触而损坏镜头和标本。在他用时一般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然后根据需要,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观察,并通过物镜转换器变换物镜。当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时,换用不同倍数物镜一般也能看滴楚或微调一下即可看清楚,而不需重新调整工作距离,这就是所谓的同高调焦。达是因为生物显微镜在制造时,已设计好使不同倍数的物镜,通过物镜转换器转换时,其焦距都能基本合适。但由于油镜头的工作距离很短,所以最好不要用同高调焦。可根据油镜使用介绍的调焦方法进行。在油镜使用完毕后,要及时用镜纸或二甲苯轻轻擦去香柏油,以免时间长了沾上灰尘,影响下次使用。
6)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双目生物显微镜在使用时必然是用两只眼睛对准两个目镜观察,由于每个人两眼的视力各不相同,所以在右目镜筒上装有屈光度调节圈,以保证两眼视力不同时使用。在操作时一般先用左眼通过左目镜观察,同时调节调焦装置,使标本最消晰,然后用右眼观察右目镜,这时不需再动调焦装置,可旋转右目镜筒上的屈光度调节圈,使右眼观察到的标本也最清楚,然后再用两眼同时观察,就能清晰地观察到标本。对于单镜筒的显微镜,为了避免眼睛的疲劳,要求两眼都能睁开,如要记录和描图就用左眼观察。如不记录则可根据方便随意用左、右眼观察均可。一只眼感到疲劳时,可以换另一眼观察,这样做开始可能感到不习惯,但逐步养成习惯后会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编辑:http://www.bjmicro.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