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吹起了一股讨论文字的热风。诸位先生发表的文章,有《汉语里最容易读错的10个字》、《最容易写错的100个字》、《这才是最容易读错的10个字》等等。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它对于人们准确使地用语言文字,纠正日常形成的、自己不易觉察的文字上的错误,无疑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个人不揣浅陋,也来凑个热闹,根据平时读书看报的经历和见闻,将"可能错用的10对同音字"开列如下,以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1、赢,嬴。二字区别,在下半部,前者是月贝凡,后者为月女凡。
赢,输赢的赢,赢利的赢,比赛得胜,可称为赢,用做赢利时,也可写作盈利。
嬴,有的字典上解释就一个字:"姓"。秦始皇名叫"嬴政",按理说应用此"嬴"为对。可是实际上有不少人写成"赢政"了,如果在网上去查,"嬴政"、"赢政",两字都有用者,而且各自都为数众多。是否用错了?有待方家评判。
2、骛、鹜。两字区别,也在底下,前为马字,后是鸟字。
骛,义为奔驰、追求。好高骛远,心无旁骛,当用此字。
鹜:鸭子。"趋之若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两者用混者,为数不少,我向一颇具名气的写作方面的杂志投过一稿,本来是纠正此字错用的,结果刊出后,还是弄错了。
3、邦、帮。前字比后字,下边少一巾字。
邦,邦交、联邦、友邦、邻邦,都为此字。
帮,帮助、帮腔、帮忙、白菜帮子,都用"帮"字。
两字混用的不多,但还是有,把帮助写成"邦助",也曾见过。
4、安、按。后者多了提手。
安,读音为平声。安全,安装,安排,安静,组词甚多。
按,读音为去声。按压,按时,按照,按理,用此字。
两字用混者不多,但也有把"安排"写成"按排"者。
5、度、渡。后者多了三点水。
度,程度,制度,度量衡,度日如年,均为"度"字。
渡,渡口,渡船,渡过难关,应用此"渡"。
这两字最容易用错的例子就是把"欢度春节"写成了"欢渡春节"。
6、既、即。两字差在右半边。前字读去声,后字读二声。
既,既然,既往不咎,既来之、则安之,都是用"既"字。还有,在与"又"、"也"等副词呼应,做连词时,用的也是这个"既"字。
即,即便,即使,当即,即席讲话,用此字。
两字错用较常见的两例,一是以"既....又...."方式做连词用时,把"既"字错成"即"字;二是把"不究既往"错写为"不究即往"。
7、在、再。二字同音又同为去声。但在某种情况下使用,意思却大相径庭。比如"在世"和"再世"两词,其含义正好相反。
两字一般也不会用错,但在一些成语中,却有混用者。如"风光不在",应为"风光不再"的错用;"再所难免",又当是"在所难免"的误写。
8、事、是。两字也是同音又同为去声。有人可能要问,这两个字小学生都明白,谁还会用错?朋友,先别这样说,下边两处,请您判断一下,看看该用"事"字,还是"是"字:
其一,"各行其事",还是"各行其是"?
其二,"共商国事",还是"共商国是"?
两例都是用"是"者对,但实际使用时也有错用的。
9、倍、备。同音又同为去声。
倍,信心倍增,事半功倍,是此倍字。
备,词典解释,其含义之一是表示完全,关怀备至,备受欢迎,都是这个备字。
两字错用表现在,见过有人把"备受欢迎"写作"倍受欢迎"。
10、冒、贸。同音又同为去声。
冒,冒犯的冒,冒充的冒;贸,贸易的贸,贸然的贸。
二字错用的例子,是容易把"贸然"写成"冒然"。
再多说一句,记得前些年见过一文,说这个"冒"字是最容易被写错的一个字。原因是冒字上边是一个底下缺口的框子,里边两横,不是"曰"字,好多人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