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收视率的一点解读
(2013-10-08 14:58:40)
标签: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收视率娱乐 |
分类: 电视评论 |
期数 |
中国好声音 |
中国好声音 |
第1期 |
1.48 |
3.52 |
第2期 |
2.72 |
4.06 |
第3期 |
3.08 |
4.63 |
第4期 |
2.73 |
4.89 |
第5期 |
3.31 |
5.03 |
第6期 |
4.02 |
5.08 |
第7期 |
4.13 |
5.10 |
第8期 |
4.20 |
5.23 |
第9期 |
4.28 |
4.93 |
第10期 |
4.57 |
4.80 |
第11期 |
4.87 |
4.35 |
第12期 |
4.60 |
3.44 |
第13期 |
4.13 |
3.87 |
总决赛 |
6.10 |
5.17 |
平均收视率 |
3.87 |
4.58 |
1、火。
一般说,综艺节目收视率过1,说明节目在部分人群中有一定影响力,如曾经的《我爱记歌词》;
收视率过2,说明有大批的忠实观众,如《快乐大本营》;
收视率过3,说明观众广泛,有很强的话题性,如鼎盛时的《非诚勿扰》,快女快男进入最终决赛阶段(部分);
收视率过4,这样的节目少之又少,毕竟现在大家选择的余地这么大,比如第一季第二季的《中国达人秀》。
从这几个数据去对比《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收视率一开始就破3,第二期破4,第五期破5,,第一季形成的口碑和巨大影响力,使得第二季一开始就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广泛的电视观众。
2、虚火。
第2季《好声音》不是不精彩,而是没有制造足够多的“惊喜”。观众希望像第一季那样,惊喜不断,尽管第二季学员高手如云,节目依然精彩,却不足以承受全民关注。
对于一档节目,必然有其忠实观众,游离观众。好声音最大限度吸引着关观众群,使得收视率势如破竹,过度关注也使得虚火上升。
进入第9期之后,节目开始持续降温,发觉缺少惊喜的游离观众开始撤离。再加上四个导师分组对抗,媒体投票环节时间冗长,使得节目的紧凑度大打折扣,收视率下滑在所难免。
3、从卓越到优秀。
苹果推出iphone4时,一片惊艳一片好评,此后的4S,5C、5S苹果公司无不殚精竭虑,但都没有再次为大家制造更多的惊喜。这不仅仅是因为乔布斯的去世,毕竟卓越是偶然的,平凡才是常态。
2005年超级女声初次登陆湖南卫视,反响空前,以后尽管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舞台越来越华丽,导师越来越大牌,选秀网点越来越密集,但是观众的那种初次相逢的惊喜已经没了。可是湖南卫视依然保持着选秀优质平台的地位,2013年的《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都不能算很成功,可是却能制造出一定的话题性,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卓越是偶然的,走向没落是必然的,最重要的是在卓越与没落之间的优秀阶段到底能维持多久。《中国好声音》去掉虚火,依然是最精彩的选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