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022-04-29 17:33:18)分类: 教学设计 |
第一辩
师:看题目《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觉得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生:从题目上看是一篇游记。
师:我们读课文。(齐读)
【投影展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生:读完文章后又觉得不是游记,是一篇对话体的文章,在争论一件事。
师:什么事?
生: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师:各自观点是什么?
生:庄子认为,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觉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第二辨
师:第一回合庄子感慨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问题一:体会庄子的话,你认为庄子觉得“鱼”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与品格?
生:他的心境是愉悦的。
师:我们看看《庄子》一书中的资料
【投影展示】
提示一: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提示二:齐物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生: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生:说话很有趣味,不直接说,用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庄子洒脱自然。
师:第一回合惠子发难
问题二:体会惠子对庄子的诘问,思考一下他的逻辑前提(推理的依据)是什么?
生:你是人,看了几眼鱼,怎么就知道鱼快乐呢?
生:只有鱼才能知道鱼快乐。
师:只有个体本身才能够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师:你对惠子印象如何?
生:有点挑衅,有点好辩论,不象庄子那样洒脱,比较理性地看事物。
生:庄子有趣,惠子死板,只讲道理。
生:我觉得文章里惠子先有问题,庄子作为文人感叹一下鱼的快乐,惠子杠精非要反驳。
师:庄子感性,而惠子理性,好辩。
【投影展示】
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人生大部分时间在隐居中度过。
惠子:名施。宋国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外交政治家之一,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能言善辩,精于逻辑。
第三辨
师:第二回合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问题三:体会庄子的回答,思考一下他使用的逻辑前提与上一问惠子的逻辑前提有不同吗?
生:在惠子的前提下反问。
问题四:庄子的反问在逻辑上有漏洞吗?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
……
生:看似反驳,连同自己观点也反驳了。
生:这个反问暂时化解了危机。
师:第二回合 巧解连环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问题五:惠子为什么可以说“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从逻辑上看,至此惠子是否可以胜利结束这次辩论?
生:我不是你,我就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鱼快乐,同样,你不是鱼,你就不知道鱼快不快乐。
生:用庄子自己的道理,来反驳庄子,惠子很会逻辑推理。
生:惠子坚定地否定了庄子的说法。
师:可是,庄子……
师:第三回合 偷换概念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问题六:“安知鱼之乐”在庄子和惠子口中(第二回合和第五回合中)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惠子认为“安”是怎么知道的意思,表示反问;庄子把“安”解释成了
……
师: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生:结合后面“我知之濠梁之上也。”“安” 应该解释成“哪儿”的意思,表示疑问。
生:这里庄子曲解了惠子所说的“安”字。
师:庄子狡黠地偷换了概念。所谓偷换概念,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儿”,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生:庄子聪慧,再善于雄辩的人,也不如他的巧辩。
师:两个人都挺有趣,庄子看到鱼,就像柳宗元看到小石潭里的鱼与游者嬉戏一样,心情很好,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
生:庄子就是欣赏鱼,羡慕鱼的自由活泼,惠子非得进行逻辑分析。
师:一个是艺术家。
生:一个是逻辑理论家。
第四辨
师: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庄子与惠子的不同。
生:庄子感性,惠子理性。庄子看心情说话,惠子用逻辑推理来说话。
【投影展示】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师:大家看看庄子与惠子是什么样的让人?
生:庄子淡泊名利,有点像陶渊明。
生:清高自守。
生:我说说惠子,他薄情寡义,只看重名利。
生:在利益面前,他有些自私,见利忘义。
生:我觉得惠子不一定害怕庄子夺他的相国之位,从庄子的言谈间,我感受到的是他们俩的关系比较亲近,无话不谈。
【投影展示】
徐无鬼(节选)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泥水匠人。)人垩(è,白灰。)漫(漫:涂。)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人名,木匠。)斫(zhuó,砍。)之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生: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生:我读出了庄子与惠子之间有纯厚真挚的感情。
生:庄子善于用寓言,用比喻来讲道理,很有意思,风趣幽默。
师:能用这样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