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张文亮
(2022-03-20 07:43:44)分类: 教育读书 |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
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
“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
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后一篇:跟着《社戏》学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