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传播是为了消除环境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传播的过程也是人们寻求信息平衡的一种方式。而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必需深刻理解传播的实质。
传播是对目标人群需求的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人们具有从生存需要、爱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传播的目标就是目标人群需求的满足。
传播的目标是改善传播对象的生活质量,而非知识水平。生活质量是人对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如果传播活动不是以改善传播对象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知识和信息则不会被人们接受。
传播活动是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一种合作,两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是需要传播双方都参与的一种信息互动,而且并非传播者传播什么,传播对象就接受什么,也不是传播者决定了传播内容,相反是传播对象决定着什么才是最好的传播内容、方式和渠道。
传播活动实际上是在传递一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传播的目标是传受双方最终达成思想和价值观的一致,形成新社会规范和文化。
传播是传受双方就某一个问题达成的一种共同遵守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不仅凝聚着传播者的智慧,也需要传播对象的智慧。在传播时,不仅要告诉对方“是什么”和“为什么”,同时要就“怎么做”和“做什么”达成共识。
传播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活动,传播首先要打动对方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才具有说服力。事实证明,人们在情绪愉快、情感积极的情况下,记忆力、判断和分析能力、操作能力、配合程度、自我效能感都会明显增强。
传播是目标人群的参与和体验,人们通过参与传播活动,好奇心得到满足、个人价值得到体现、能力得到提高,没有传播对象的参与和体验,任何传播活动都是苍白的。
传播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建立关系的过程,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够强化“用户”的“忠诚度”。
传播是一种创新,大家都熟知的信息没有传播的必要,也不可能产生传播的需求,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播。
传播是对传播对象潜在需求的一种激发,有些需求,比如每天都要进行适量运动的需求,也许传播对象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而传播活动则可以通过传播的办法激发这种需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