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流行病学方法应用

(2010-12-05 19:50:00)
标签:

杂谈

    健康教育通过对某个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开展传播、教育和干预,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过程。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会合理地应用经验证有效的理论模式,如健康信念模式、社会认知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等,需要进行需求调查和严密的计划设计(如PRECEDE, PATCH等),需要采取文化、社会、法律、环境、经济、服务等综合的干预措施,而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和信息。健康教育既可以针对个体开展,也可以面向某个群体。

在开展健康教育之前,要进行社会诊断,找出影响行为改变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健康教育就是改变这些因素的过程,通过改变这些因素促使目标人群消除不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为了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要进行基线调查,确定干预指标的基础水平,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再进行中期调查,通过与指标的基础水平进行比较,了解干预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了确定这些效果确实是由干预措施产生的,还要设立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只与干预组一同进行基线和中期调查。通过干预组干预指标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的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检验,如果干预组的干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才能说明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产生了确切的效果。

    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流行病学的方法。如社会诊断和基线调查,运用的是流行病学的观察法,包括现况研究、横断面调查(描述性研究),也包括在寻求健康问题影响因素时应用的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如采用回顾性定群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找出某农村地区脑血管病高发的危险因素(过咸饮食习惯、动物脂肪摄入习惯等)。

    对某个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实际上是应用了实验流行病学中的社区实验方法,即先选定某个人群,进行基线调查,了解干预指标的基线水平(如吸烟率、过咸饮食习惯持有率、静坐生活方式持有率、肥胖率等),然后把干预人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健康教育,经过一短时间的干预,开展终期调查,了解这些干预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把这些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价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开展社区实验设立对照组时,因为很难做到临床实验中严格的随机分组,可以采用类实验的办法。其样本量计算:

    比较干预人群和对照人群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的发病率、感染率、死亡率、病死率、治愈率等,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样本大小:

                                                          

 

p1:对照组发生率

p2:试验组发生率

:(p1+p2)/2

Zα:为α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

Zβ:为1-β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

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

    在医院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个体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如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改变其膳食和运动行为,治疗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并通过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比较,确定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个体干预需要运用统计学公式计算最小样本量,否则无法检验干预效果。其样本量计算:

    如果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血糖值、血压值等均数的变化,当两组样本量相等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样本大小:

   

σ:为估计的标准差

d:为两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

Zα、Zβ和N所示意义同上述计数资料的计算公式

以上公式适用于N≥30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