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

《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书影
图书信息
《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
责任编辑:李晓坤
书号:ISBN 978-7-5003-2441-6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近日,南开大学校长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尹沧海》书画集(五卷本)由本社出版发行。这套书画集共分五卷,分别为“花鸟卷”“山水人物卷”“写生卷”“书法卷”“速写插图陶瓷卷”。遴选入册的一千余件精品力作,创作时间横跨三十余年,全面呈现了尹沧海教授在书画艺术创作与研究方面的探索轨迹与整体面貌,同时也是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在艺术学科创研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尹沧海》作品集的出版引发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陈绶祥、邵大箴、朱良志、牛宏宝、樊波、唐建、于小冬、杨健君、吕金泉等著名艺术界专家学者,都为该套书画作品集撰写了序文,高度评价了尹沧海教授的书画艺术成就。这些评论文章也一同被收录出版,读者可以透过评论进一步品读尹沧海教授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尹沧海教授是一位在南开大学浓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几十年来勤勉耕耘于笔墨之间,人物、山水、花鸟、书法诸科兼擅,既致力创作气势恢宏的巨幅作品,又能化繁为简,乘兴而作酣畅雅致的书画小品。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尹沧海教授始终将“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作为核心理念。既师法传统,又能超脱其上;既注重师法造化,又强调主观心绪与客观自然的冥合统一,从而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写意绘画境界。尹沧海教授是一位追求自我超越的艺术家,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述:“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对于尹沧海教授而言,这部作品集既是他对自己前一阶段艺术心路历程的一次系统总结,同时也预示着他将全身心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全新艺术探索之中。
专家荐语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365cm×145cm 2011年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尹沧海的这样一种艺术创作状态首先可以称为是“游于艺”,即在自然的、放松的、快乐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这是一种对于熟能技巧掌握后庖丁解牛般自如运用的自由游。尹沧海承续了先贤传统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以皖派画风为内在资源,又下苦功夫全面钻研了中国写意绘画传统,尤其在笔墨上做过许多磨练,特别是对于八大笔墨的清逸横生,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情有独钟。他的山水画在气势上讲究简朴、舒坦,在笔意上追求酣畅、雅逸,构图严谨,传统技法成功地转向现代,以笔墨抒情达意。这是建立在深厚传统笔墨功力根基之上特有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在运笔的张弛中更有画家心灵的诉求、情感的起伏,呈现出心境的自由和感情放松的状态。
九华秋莲 138cm×69cm 2009年
陈绶祥(已故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研究员)
尹沧海的作品,从题材上讲,涵盖了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大领域。细细观来,包含了现实人物、佛道鞍马、神灵怪异;名山大川、仙山琼阁、异域风光;花鸟虫鱼、果蔬案头、祥禽瑞兽等几乎所有范畴的题材。其涉足之广泛在当前鲜有人可比。再从绘画的手法来看,有工细巧密的一路“密体”,亦有简略疏放一路的“疏体”,世所谓的“工笔”、“小写意”、“大写意”以至“超大写意”诸法皆备。更从创作的不同层面来讲,既有师法于古代民间画工,有明显制作模式的“匠作”,亦有源于当代院校中素描写生取材的“画作”,更有包含着从行路读书中有感有意而走“文人画”途径,并以“写”法挥洒而成的“写作”。如果从总体上来看他所有的作品,又都有别于古代匠作,当代画作,而又注入了不少国画中已形成的“写意”与“诗意”,这些诗书意味也不是简单的古人“诗书画印”的摹制,更不是当前某些鼓琴谈禅修道似的“作秀”。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c0fe84bdj00rpls2v002ic000u000bi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镜中之影 水中之月 248cm×600cm 2009年
朱良志(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从一念真心出发,是他作画的无等等咒。他认为,真实的生命感觉,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他对传统画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师法造化,不是模仿外在大自然;中得心源,也不是躲到一己心中,去向壁而思。心源和造化其实是一回事,造化在心源,心源即造化,中国艺术这一最高原则,强调的是从直面世界中获得真实、鲜活的感受。2004年,他画有一幅《远离颠倒梦想》的画,云烟缥缈中,一人合十案前独坐,任一缕香烟汇入大千。似画佛门功课,表达的却是归于正知正见的念想。因受“成心”和目的迁系,人世间有太多的颠倒见解,他认为这是作人的大忌,也是画者的大敌。他的画有浓厚禅意,有人称其画为“禅意画”。他从禅宗中领取的最重要的智慧,就是尊重自我独特的感觉,那是他生命的一脉清源。他遍游名山大川,体会众生苦乐,就是为了保持这水源的清澈。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18153465j00rpls2v003bc000u000c5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山家住在云深处 365cm×144cm2021年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沧海擅长中国画的各种题材——人物、花鸟和山水皆能显出鲜明的个人特色。但比较起来,其人物造型奇诡而趋于简率作风,传神写照,却不拘于形体艳蚩,生动之至,然能使对象形态毕呈;山水则富于表现一种疏朗旷达的风调,意境辽阔;而花鸟更是他尤为着力的题材,并使他的大写意的气魄很好地展示出来了。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8e65be7dj00rpls2v006cc000u000lt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贵州兴义马岭河大峡谷写生之一 50cm×70cm 2014年
牛宏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尹沧海的写生作品,一方面将他与青藤白阳、八大山人和石涛这个“独抒性灵”的笔墨语言传统紧密的接续在一起,使他成为这种“独抒性灵”的谱系在21世纪的续谱大家;另一方面,这种发生于晚明的“独抒性灵”的笔墨语言谱系,本身就是晚明融和了禅学的心学与当时内生的张扬个性的现代性脉动的产物。当尹沧海以他形塑与当代的秉性,与这个谱系产生原发性的共鸣时,正是以他自身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个体的主体性来承担和奠基这种共鸣的。尹沧海对禅宗写意画的历史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个研究过程,其实是他形塑其当代自我主体的过程。正是这种艺术家的当代主体性的觉醒,在尹沧海这里激活了他与“独抒性灵”这个笔墨语言脉系的关系,并把这种笔墨语言提升到了中国当代笔墨语言的建构之中,推进和极大拓展了笔墨语言的当代面貌和审美价值。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9e249ad8j00rpls2v004nc000u000tn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宋柳永《雨霖铃》句 69cm×69cm 2013年
杨健君(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老沧以大写意画,著称当代。每出入于青藤八大之间,游刃乎造化心源之外,笔墨简放,气象浩大。是气盛道大,书亦如之。老沧绘事之余,属意翰墨。诸体之中,自然情钟行草,气贯狂飙。观其所作,行草尤多,亦为精善。盖行草者,或大放于草,或小收于行,兼行带草,擒纵自如,是以抒发胸臆,抖擞意气,古来书家,多所倾心。老沧笔下行草,虽是间杂行书字法,然其不过聊借字形,实则纯任狂草笔意,兼采大写意风,统摄全篇,跌宕奔腾,一以出之。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526fa054j00rpls2w004yc000u001jn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论书 133cm×69cm 2020年
唐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沧海虽以画立身,但在书法上亦用力颇深、成果斐然。几十年来,他临池不辍,从三代吉金、秦篆汉隶、北魏碑刻到晋唐名贤、宋元士人、明清翘楚皆有涉猎。行书于二王法帖、颜鲁公三稿着力尤深;草书则取黄山谷、祝允明、徐渭风神韵致,反复揣摩,受益良多。经过多年努力,他渐将诗文书画融为一炉,更独出机杼地将大写意画的笔墨韵味融入书法,由此形成了一种自由率意且极具抒情性的个人风格面貌。
于小冬(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尹沧海先生的速写,大多数不是专门为了画成完整作品而为之的,好多画面就是随手勾出的一些生活片段和现场记录。还有很多速写是为了花鸟画创作搜集的资料和素材。也许因为是素材,所以和那些最后完成的花鸟画作品相比显得更加深入,会尽可能多的记录观察到细节,因为还没有经过笔墨语言的概括和提炼,在速写勾画的修改涂抹之间也显得更加率性真实。因为这些速写是直面对象的写生,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现场气息。特别是在一些动物的作品当中,这一点更为突出和强烈,对动物瞬间情态的捕捉非常的生动。其中一个例子是有一只狮子在打哈欠,张着大嘴,生动异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面对这头猛兽的时刻,画家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狮子的威猛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e7f8b39dj00rpls2v001mc000u0007r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斜阳下的呼伦贝尔草原 200cm×100cm×8 2017年
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沧海画瓷并非出于对陶瓷的好奇,而是真心热爱,如同他热爱国画和书法一样,把陶瓷作为表达艺术理想和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笔墨韵味和陶瓷合二为一,陶瓷艺术语汇的丰富性与其绘画写意性形成了有机的融合。尹沧海的陶瓷绘画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豪放的审美印象,同时在图像和釉色间蕴含着深厚的文人情怀。他试图通过极具表现力的釉色和写意笔调诠释内心的审美理想,探求陶瓷绘画的写意性呈现。尹沧海的陶瓷绘画题材主要有山水、花鸟和人物,这与他的国画题材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他的陶瓷绘画创作在写意表达方面得心应手,构图讲究,诗、书、画相得益彰。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fa07b1eej00rpls2v004zc000u000fb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一树梅花一放翁 248cmx516cm 2021年
蔡志伟(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博士)
尹沧海教授的花鸟合景巨制可被称作一种“超写意”的绘画艺术作品。所谓“超写意”是指这些作品既超越了传统语境下“工”与“写”、“小写意”与“大写意”的基本划分,也超越了中西语境下“意象”与“造型”、“写意”与“写实”的固有界限,乃是一种以写意精神之当代转换为核心的绘画实践与理念新构。结合具体作品来看,其主要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超大写意”,这些作品将传统写意画中笔与墨、墨与色之间的呼应、对比、张力关系发挥到了一个更高层面。二是“意象—造型”,即中、西绘画语言的兼容性使用,这些作品将西方造型法则融入了中国意象构成之中,兼顾了笔墨的韵致、物象的实体感与意境的诗意性等多重审美维度。毫不夸张地说,尹沧海教授的花鸟合景巨制,绝非仅是尺幅之大,更表现了画家的艺术视野之大、文化心胸之大。
玉龙雪山 506cm×193cm 2011年
孙贇路(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博士)
尹沧海先生不仅对传统文化有着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对现当代艺术和文化现象有着清醒的认知及冷静的思考。如果说传统修养造就了他纯正的笔墨格调与开阔的胸襟的话,那么现代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则促进了其独立审美追求的形成与自我生命的实现。因此,他的作品兼顾了传统笔墨与当代风貌的有机结合。即便是一些古老的题材,他也总能作出恰当的当代诠释。无论气势撼人的鸿篇巨制,抑或诗画交融的抒情小品,处处可见传统的影子,但又处处显示出超越传统的巨大能量。也许我们能在这些作品中见到到傅抱石的洒脱与磅礴,也能读出八大山人的冷逸与孤傲。然而,追寻心灵自由的本性使得其绘画绝不只是对前辈画家的简单复述。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f0e79d9dj00rpls2v003xc000u000me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美国加勒比写生之一 45cm×59cm 2012年
蒙妍(南开大学艺术与美院研究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
尹沧海先生于其写生册间不乏创新探索之作,革古史之僵循,鼎今变之焕新,并兼取西画所长,或参视觉构成之经营,或增抽象语言以造势,或于有法无法间迁想妙得,追寻东方意蕴之博大精微与造形之高度精准相映合,借笔墨吟诵时代新风气象,物我通达于心,几与神会,其气雄、其势壮、其意新、其韵清、其味隽、其质朴,自然之本真情态与画者旷达简逸、天真纯粹之生命调性郁勃而发,真所谓:沉郁间现其高蹈之性,冲和中映其寰宇之德,奔放迹感其灵思之悟,精妙处运其无法之法,疏淡内生其清和之韵,造象外彰其心源之道,随机而发,皆成妙境也。
作品欣赏
静观万物皆自得 368cm×145cm 2019年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21b46988j00rpls2v003pc000u000f0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新疆尉犁写生 248cm×129cm 2019年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8cd3044aj00rpls2v004fc000u000by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滇南元梅 365cm×144cm 2021年
雪韵清辉 210cm×170cm 2014年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3/0205/931b9fedj00rpls2w00e1c000u0024i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火烧云 365cm×144cm 2012年
叠彩山晨光 248cm×516cm 2021年
莽昆仑 405cm×193cm 2016年
南龙古寨老人 58cm×43cm 2014年
烟云供养 68cm×68cm 2013年
西昌湿地公园写生之二 64cm×45cm 2016年
喀什高台民居 2020年
内蒙古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写生之一 44cm×59cm 2015年
遥远的纳木措湖(四)高55cm 直径33cm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