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心流”成为自我成长的源泉

(2019-12-07 22:50:14)
分类: 学习心得

“心流”成为自我成长的源泉

——《心流》读书心得

连云港市关里中心小学   孟令军

近期,读到《心流》这本书的第四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其中的一段话让我深思。“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的关键。”之所以对这段话深有感触,更多还是源于这次参加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引发的反思。

我们不应该否认,我们有时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的。比如参加优课比赛,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具有功利性的竞争,因为他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荣誉;而对于还有些人来说,则可能是源于对这门课程的热爱,他是在做一种尝试,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不管是出于何种心理,重要的是参加了这项体验活动后,你的心中是否有“心流”在涌动?是否觉得自己有一种新发现,是否觉得自己有一种再创造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道德与法治课重在让学生“明理导行”,它的理想境界就是“知行合一”。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是否真正地关注了这种有效性?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是机械地记着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体现“生活性”、“活动性”,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去读透、读懂课程标准。几位评委老师的话,真的值得我们去思考。当我们再次捧起《课标》,如果你真的是用心去读它,你会发现,其实《课标》是我们最好的“导师”!这时候,你的心中或许会豁然开朗,甚至会有一种再尝试的欲望以及坚持下去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心流”。

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就因为这种充满动力的特性,使心流成为成长与发现的源泉。我们不可能长期做同种层次的事依然觉得乐趣无穷。我们不是因此感到厌烦,就是饱受挫折,然后寻求乐趣的意愿就会促使我们拓展自己的技巧,或发掘运用技巧的新方向。”反省我们自己,是否曾用心地研究过课标、教材、教法、学生?因为我们都在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而总是找不到方向而停留在一个台阶上。

所以,什么是“心流”?其实就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愉悦、喜欢、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这种感受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溪流幽深的源泉,引领着我们向着溪流的远方眺望,内心充满新的期待:来吧,让我们再次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