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赫斯维克

1971年生于伦敦,曾就读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伦敦皇家艺术学
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220/sign=fe78f163cffc1e17f9bf8b337a91f67c/f603918fa0ec08faecec55d259ee3d6d54fbdad3.jpg院,于199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托马斯现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皇家艺术学院高级会员,拥有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布莱顿大学与邓迪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皇家工业设计”勋章。 是英国当下最红火的设计师之一。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托马斯在他30岁出头时已被英国誉为“新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而他为国人熟知,还是源于他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图纸击败了包括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内的一批名师。
http://s14/mw690/002tMRulzy7ggRLJgh74d&690
英国新双层红色巴士
托马斯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我在那里学习建筑设计。最让我感到兴奋的,就是一个设计从创意到变为现实的过程。我不觉得自己是建筑师,因为设计才是我真正的热情所在。我喜欢解决问题,看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是什么,以及事物如何影响人。”在那里,他遇到了世界著名设计师、Habitat家具店的创始人特伦斯-康伦(Terence
Conran)“他来到我们学院,但导师不让我和他聊,我抓住了唯一的机会,在楼梯间内的消防通道中堵到了他!当时觉得自己像追星族似的,可他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明白如何把设计联系到真实世界里的人。”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托马斯甚至住到了康伦家。“他居然让我住进了他的房子!他家有一个工作室,用来建造家具,他们允许我在那里工作。康伦对自己学生提供了惊人的支持。”http://s14/mw690/002tMRulzy7ggRNFw5vfd&690
康伦对自己学生提供了惊人的支持
赫斯维克与康伦共处的时间对他的影响一定很大,因为他现在的工作室也在尝试对年轻人提供同样的帮助。赫斯维克工作室大约有100名全职设计师,还有70多名辅助人员。“我试着把这里创造成供人成长的地方。我的梦想是等我老了以后,能辅导更有能力的人,支持他们做出更好的作品。我们这里今天就有三名很年轻的毕业生。我不指望别人复制我们做事的方式,我只希望这里的经历能给他们带来信心......”
http://s3/mw690/002tMRulzy7ggRPzzTc62&690
托马斯认为英国是学习设计的好地方
托马斯认为英国是学习设计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的人们传统上就对自己的想象力充满了信心。当然,我并不认为我们对想象力有垄断权,但我认为伦敦这样的古城是幸运的,它保留了这么多层次的历史——罗马时代,维多利亚时代,乔治王时代......我们的环境让人清楚地看到‘路不止一条’,而有些社会相比之下比较单一。我们的这种意向驱使个人去走自己的路。我们创意方面的基础设施,是好几代人经过很多年积累建设起来的,这就是我们培养出了这么多‘闪亮’的设计师的原因。”http://s16/mw690/002tMRulzy7ggRSfH43ef&690
我们创意方面的基础设施,是好几代人经过很多年积累建设起来的
他认为,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天赋。但决定因素是看这种天赋是被压抑堵塞,还是被支持培养。我很幸运地受到了巨大的支持、鼓励,以及乐观态度的熏陶。我的祖母是马莎百货(Marks&Spencer)纺织品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她是从纳粹德国的迫害下逃出来的,但生活中的磨难被她当做小事忽略,没有影响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受到她这样的人的影响,是他们鼓励了我。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不要感到沮丧或受到约束。”
他的激情很有感染力。“我们试图为特定地点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要为上海设计一个楼,我觉得有责任为上海量身定制这个楼。如果我做不到这点,就会感觉是对上海的不敬!在一个了不起的城市,若想着在建筑物设计中体现自己的特点,那实在是浪费时间。当你穿梭在不同的城市中常会感到失望,因为一万公里以外的城市也是这个样子。我会想,不论是在赤道地区,还是在北极圈附近,办公楼看上去都一样!它们怎么可能这么一致?无论我们设计圣诞卡或是南非的新博物馆,我们都会试图体现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
http://www.neeu.com/uploads/images/2015/8/25/1440473534401.jpg
我问起他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他说:“政府下达指令,我们必须要排进所有展馆的前五名,然而我们的预算仅是大部分西方国家的一半。我们说,好吧,最安全的方式是不要展示国王和王后、城堡、福尔摩斯和茶包什么的——因为这些都毫无新意。这个设计有一个能吸引人注意的焦点,但同时又能为周围的空间带来平静感。其实,真正的英国馆在于它如何存在于环境中,但你不会记得这一点,因为我们设计它的时候,就是为了让你忘记这点!我们非常荣幸得到了最高奖项,同时,中国朋友对这个设计的认可使我们更加高兴。这也改变了我们工作室的命运。”
http://www.neeu.com/uploads/images/2015/8/25/1440473534542.jpg
为周围的空间带来平静感
话题回到伦敦,托马斯正在做两件大事。首先是伦敦新的红色双层巴士终于投入运营了。“在街上走着突然‘呜’地一下看到,还是怪吓人的!我们设计的是移动建筑——它们都是带轮子的两层楼,但没有任何建筑会在伦敦有800多个,还满街跑!”但是,世界上仅有一个花园桥(Garden Bridge)项目,此项目也带来了颇多争议。“这是六十年代一名邦德女郎的主意,它14年前抓住了我的想像力。这个项目现在的进展令人非常兴奋,我们得到了规划许可,几乎所有的启动资金也已经就位。花园桥是一个公共空间的创意。伦敦的泰晤士河是巴黎塞纳河的两倍半宽,所以这里所有的桥都很大。花园桥是想为人们在河水中间创造一个空间,供人阅读、写信、求婚或是开家庭会议。现在还剩最后一点工作需要我做,希望三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在桥中心再次见面聊天,老天保佑!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0-18-30-19.jpg
建筑坐落于田园风味的自然景观中,旁边有一个池塘,其设计宗旨是创造一种与周围和谐环境相对立的与众不同的建筑形式。事务所的设计策略为创造一个分裂成两块独立单元的矩形体块,展露了一个花园和一个赤土色连续几何图案的特色元素。该建筑目前正在建设中,它将会拥有私人工作室、陈列室、一间咖啡馆和一个研究区域。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1-32-45-19.jpg
基地位于中国农村,以平原为特征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1-33-44-19.jpg
因建筑之间的分离,为时装秀创造了一条通道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1-35-91-19.jpg
建筑模型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1-36-70-19.jpg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1-38-27-19.jpg
建筑模型
http://www.designboom.cn/file/upload/201506/15/16-21-39-65-19.jpg
在伦敦艺术学院学习那会儿,他遇上了人生的指路人——伦敦皇艺的老院长Sir Terence
Conran。英国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http://s13/mw690/002tMRulzy7ggT2xYeMbc&690
两个各有所长的人在一起一碰想法,大腿一拍,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交。托马斯甚至住到了康伦爵士家,被允许在那一起学习和工作。
正因为这段经历,使他一毕业就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Heatherwick Studio。http://s8/mw690/002tMRulzy7ggT4xMnJd7&690
托马斯的设计工作室和车间位于伦敦著名的国王十字街 King's Cross,
现有200多人的设计团队,大部分人员由建筑师、设计师和模型制作师组成。http://s16/mw690/002tMRulzy7ggT6MgjR0f&690
一开始当然是接不到大项目,也就造造小桥。Thomas却搞出了个大新闻,直接把这个小桥变成了当地的地标。http://s6/mw690/002tMRulzy7ggT8J3bT25&690
因为Thomas对现有的桥一直有意见,比如英国最有名的桥,伦敦塔桥他就不是很喜欢。
敦塔桥是从中间打开的,他觉得这种打开方式一点也不符合优雅、绅士的气质。说来说去就是太过硬邦邦一点也不可爱!http://s3/mw690/002tMRulzy7ggTaT39g52&690
于是,他就设计了这样“卷桥”。像一只机敏的小猫咪,蜷在一起的时候用脚包住脑袋。http://s13/mw690/002tMRulzy7ggTcyTXm0c&690
而“卷桥”The Rolling Bridge 作为帕丁顿盆地 Paddington Basin
综合体开发项目的一个地标物而受到英国设计界广泛的关注。http://s8/mw690/002tMRulzy7ggTeFeOr27&690
Thomas开始崭露头角了,不过,真正让他出名的还是2010世博会英国会馆。年纪轻轻的他PK掉了包括“建筑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在内的数十个业内大佬。
最开始,这个创意并不被专家评委所看好,但其“种子圣殿”的环境意识概念和“种子银行”的自然物种保护理念却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上海世博官员的力挺,而且其建造费用也只有其他方案的一半左右。http://s8/mw690/002tMRulzy7ggTi9ljN17&690
http://s12/mw690/002tMRulzy7ggTlntxx4b&690
http://s3/mw690/002tMRulzy7ggTlyC0G22&690
托马斯并没有将这个光芒四射的“蒲公英”放置在高高的基座之上,而是将它置于一个微坡的下沉广场中,低调而含蓄。
他也不去争体量的大小,而是把精力用在精简能源上,「蒲公英」是透光的,外面飘过一片云,人在里面能感受到,却是防水的,全靠人工填了这6万多个洞。
英国政府看了之后喜欢得不得了,干脆把2012伦敦奥运会的好多活儿都交给他干了。
Thomas的人生曲线是从上海开始上扬的,他也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
早在「蒲公英」之后,他就和英国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Parters合作打造「外滩金融文化中心」。http://s1/mw690/002tMRulzy7ggTspHva50&690中国老式剧场外面盖着流苏垂帘,就像中国传统新娘的头饰,和老上海舞台上的丝绒帘幕,三层帘幕会缓缓转动。
http://s14/mw690/002tMRulzy7ggTv5MhTfd&690
这个艺术中心位于外滩金融中心(BFC)建筑群,是整个金融区内唯一的文化建筑,这个庞然大物动起来的时候,估计能把在场的人震撼到不行,因为他就让这些‘流苏’也转动了起来了!
http://s4/mw690/002tMRulzy7ggTxTjVha3&690
http://s4/mw690/002tMRulzy7ggTy7uCLe3&690
这些金属柱如波浪般起伏,似流动的艺术,像音乐在歌唱,连绵起伏,循环无穷。旋转幕帘本身可以自由开合,美轮美奂,室外观众可观赏到旋转幕帘的旋转变化,同样在大楼的室内也可以看到它们旋转变化。大楼顶上悬挂有三层“流苏”做成的幕帘,其中有两层同时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断地移动变化,这座建筑的整个外立面不停的转动,就好像在跳舞一样。
而托马斯最近的作品更是刷爆了朋友圈!上海“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项目的名字是“天安阳光半岛”在Heatherwick工作室的官方名字就叫“1000 trees”,没错,就叫1000棵树。
http://s10/mw690/002tMRulzy7ggTBSefvb9&690
这名字简直太形象了,因为这片建筑,有400个相互交错的露台并且高低错落的种了有多达1000棵树!
http://s10/mw690/002tMRulzy7ggTF8GlX69&690
http://s2/mw690/002tMRulzy7ggTFeN2Nb1&690
他用打造艺术品的的“工匠精神”,建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到惊艳的建筑,23
岁成立工作室,而立之年设计自己国家的世博会场馆、奥运火炬塔,拿下「菲利普亲王设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