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甲将军

(2013-09-16 23:30: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宋朝的那些人那些事

 

  话说南宋末年,忠贞公陆秀夫护驾南迁,走到了崖山海面,虽经千方百计,力图恢复宋室江山,怎奈张弘范所率领的元军,已经迫近新会、崖山,南宋政权已经危危可汲了。

 

  这一年的二月初,雷电交加的崖山海面,又遇飓风肆虐,天悲海惨,怒涛滚滚,浊浪排空,丞相陆秀夫坐在颠簸的帝舟中,见此情景,知道国祚难再,敏捷的为少帝添穿衣服棉裤,把传国玉玺系于少帝身上,然后才将少帝背负于身上步履艰难的走出船舱,弯下腰,爬至船尾的舵牙边,为了预防万一,水手送来了二块船盖板,为帝备用。

 

  一阵阵的巨浪,冲击着帝舟,象一头怪兽,张开血口,向帝舟猛扑过去!帝舟再也经受不住轰击,终于翻了过去,腹朝天。陆丞相背负少帝,同样掉进了滔天大浪之中。

 

  陆丞相背负少帝,手抓船盖板,掉进海里,任风浪冲击。风浪实在太大了,脚手冻僵,又一个个的风浪冲击下,盖板也脱手而去……

 

  宋帝昺是个少年,只有九岁,但毕竟是一代帝王,他的生与死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存亡。

 

  君臣下沉了,南宋政权下沉了……骤然间奇迹又出现了——背负少帝的陆丞相,踏到了一种海底的动物,被托浮上了海面。说是风浪再次扑来,双脚移动所到之处,又有物体来托住,渐渐的好像来到了一处礁石之上,少帝被解下来,吐出了几口海水,苏醒过来听完陆丞相奏报,有气无力的说:义鱼,义鱼救驾来了。

 

  陆丞相细察海面,见脚下不是庞然大物的乌鹅、白鹅鱼,也不是什么礁石,而是一群形似关公脸,俗称“九载”的小蟹,其壳呈圆形,每个不过一寸多宽,这群小蟹,重重叠叠聚成小山,托住少帝与陆丞相,便向少帝奏报道:“陛下,今天救驾的,不是义鱼,而是一群关公蟹。”

 

  少帝垂泪道:“关公蟹,好名字,就像关公一样忠义,不用赐封号了,天这么冷,来载朕过海,今赐你们每人一领棉被御寒吧。”

 

  话刚说完,每只关公蟹的壳顶就都突然长出一片似被子一样的绒毛。至今该蟹很怪,每逢寒冬壳面上便长出一片似被绒毛,而春夏却没有。所以,当地村民都说,这是当年皇帝所赐的御寒被。

 

  却说,附近的甲鱼,学名大甲鲹,见关公蟹救驾有赏,也纷纷前来护帝,以表忠心,也望赏赐。

关公蟹体小力弱,见甲鱼前来,只得让位给甲鱼。这样一来,又聚集起密密麻麻的甲鱼,在海面铺成一片平地,也铺出了一条通向岸边的路。

 

  少帝在陆丞相的挽扶下,踏着关公蟹聚成的路前行时,感到脚下平软。赐被后,忽沉脚下变得坚硬、异样,便问:“陆丞相,脚下的路为何又不平稳了。”

 

  陆秀夫再仔细一看,只见关公蟹已经不见了,脚下的路,已经变成一片小巧玲珑的浮水鱼,酷似在退潮时所见到的大阔目巴浪鱼,每条体长在4寸长左右,背是乌青色、鱼的尾部嵌着一片片白色坚硬的铁甲,怪威武的。便奏道:“现在救驾的已经不是关公蟹,而是长着铁甲的甲鱼了。”

 

  少帝听后,感叹不己道:“这些海洋动物,争相勤王救驾,真是义族啊,既然身穿铁甲,就封为“铁甲将军”,护驾去吧。”

 

  自此,铁甲鱼及他的近亲兄弟巴浪鱼,被人们誉为铁甲将军常年身穿铁甲沿称至今。现在,在海上尚可见到满身坚硬鳞甲的巴浪鱼。

 

 却说那一群小鱼,当听到宋帝封他们为“铁甲将军”时,竟高兴的会说:“谢主隆恩”。忘乎所以的打了个水花,泅走了。

 

  不知是少帝说错了,还是铁甲鱼听错了,一时间泅往各地去了。于是,少帝与陆秀夫转瞬间沉海溺亡了。

 

  南宋王朝也就以悲剧式的告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天祥栽树
后一篇:擂鼓战金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