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

(2011-08-01 22:11: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理念

                                          小学生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

 

    午睡非常重要。午睡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对健康所产生的效应却很大。有资料表明,在一些有午睡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午睡习惯的国家低得多。

    午睡有很多好处:
    1、能消除疲劳、养脑健脑。同学们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午休可使人的大脑及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并有助于改善脑部供血系统,增强机体防护功能。
    2、补充睡眠、消暑解热。由于夏天日长夜短、暑热袭人,早上鸟鸣蝉噪,夜间蚊虫叮咬,都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这就更需要通过午休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同时,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此时若能午睡,放松休息一下,还会降低中暑的发生。 
    3、缓解紧张、平衡心理。研究表明,午休是缓解紧张的有效办法,它能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稳。 
  

  学生午睡存在的问题

  (一)不喜欢睡觉及睡眠质量的不足

    学生午睡习惯的不良表现。从午睡时的观察发现每天到午睡的时间时,总会有几个小学生会磨磨蹭蹭,不愿意睡。有的躺下了也是在床上翻来翻去,很久都不能入睡,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午睡时每天都是睡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就起床在寝室里动来动去。影响学生长发育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专家指出,在的成长过程中,智力的发展在早期阶段有很快的变化,而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所以午睡习惯,午睡的质量是教师和家长不可忽视的。家长和教师,都要担负起这个重要的责任。

  (二)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午睡教育 

    教师没有纠正儿童的不良午睡习惯,有的甚至恐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教师不把小孩子的午睡当一回事,总以为小孩子困了自然就会睡,谁想睡就睡,不睡算了。也有些老师曾经因为用不恰当的方法强制性的让孩子一定要睡午觉,把孩子吓得不敢动弹,最后带着一种可怕形象和感觉进入梦乡或者结果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就使孩子产生“睡眠是多么可怕”的印象。产生怕睡眠、怕孤单的感觉。还有用惩罚的方法,孩子午睡没有睡着,就罚他不许起床,造成他睡眠时精神紧张,越紧张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担心被老师批评。

 

    二、学生午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儿童本身的原因分析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个精力旺盛充沛,就连晚上睡觉都睡得非常少,晚上很晚才睡觉,早上一大早就起来了,就更不用说是午睡了;有些孩子就像睡神一样,需要睡眠的时间很长。晚上早早就睡觉,早上还“起不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个就要从孩子身上一点一点做起,让孩子了解午睡的好处,慢慢地爱上午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二)大人自身行为的影响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按照规定的睡眠时间、睡眠环境以及成人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经过多次反复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如果这些条件经常变化,孩子的午睡习惯就难以形成。比如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午睡时间,今天没事早睡,明天有事晚睡,或在托管班午睡周末回家就不午睡等,就不能养成孩子很快入睡的习惯。这就要家庭方面配合,首先陪孩子睡觉的家长要做好榜样,不管忙不忙都要按时入睡,慢慢带动孩子午睡,这很重要。这样孩子就可以慢慢地调整好午睡时间,有规律的进行作息。

 

    三、培养小学生午睡习惯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小孩诸多的午睡问题,我们作为教师,家长应该如何去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午睡习惯,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呢?

  (一)根据个别差异,调整其午睡时间:

   老师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午睡习惯作出个别的对待。不同的孩子由于年龄、生活环境、先天素质、健康等原因,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显明的个性和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并由此带来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需要。如有的早睡晚起、一觉睡足的;有的早睡早起,中午必须午睡的;也有的晚睡晚起,似“野猫子”型的等等。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老师就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和需求作出个别的对待,或者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充沛的,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孩子午睡时间推迟几分钟,允许他们在老师身边叠手帕、插塑料积木、看图书等,让兴奋神经系统慢慢安静下来,使周围安静的气氛激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另一种是让孩子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在过程中,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发出声音。总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合理的安排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和接纳,满足睡眠少的孩子,带给孩子一份安全和尊重;另一方面,孩子从中获得自信和自爱。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通过开展表扬、鼓励等方式让孩子慢慢接受午睡,然后便会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在午睡时,开展“好孩子”的活动,通过学生集体的讨论、总结:能安静、迅速脱衣服、睡下后自觉闭眼、不乱动、不讲话、较快入睡的幼儿,是大家评“好孩子”的标准。通过评“好孩子”的活动,学生的午睡的习惯会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教师表扬、鼓励、肯定的方法,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师协助学生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也加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针对比较难教育的孩子,在班上经常用发小奖品或请他当小老师等方法鼓励幼儿上进,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并对他们及时进行肯定和赞许,并对个别的孩子以表现好的孩子为榜样去说。“他做得很好,而你也会做得到,是吗?”以这种教育去引导,从而使好的习惯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达到教育孩子养成习惯的目的。

   (三)教师善用正面引导

    教师应该重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尽量不要去想以前因为强制他睡觉而让他生气甚至是哭泣等等。首先教师要尊重孩子,让幼儿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接纳与关心,并带给了他一份安全感和被尊重的感觉,让他觉得他和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友好的朋友、师生关系,而不是对立。同时密切与难入睡的孩子家长联系,了解该孩子睡觉的特点,了解孩子平时睡觉时的环境,了解家长是用什么办法哄孩子睡觉的运用父母的语言的亲切人幼儿感到像在家一样.

   

    愿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