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野望》有感

标签:
诗歌论文 |
【 雪泓论诗】
读《野望》有感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移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读诗有感
赞情景结合
景色天成万象生,
诗心凝炼费经营。
惊魂感泣优先选,
情景交融入上乘。
赞心性空灵
修真养性似空灵,
花影清潭百美生。
明月情深照心底,
山间万籁胜琴声。
2,内容简析
1, 东皋薄暮望,徙移欲何依。 前句写景,点明时间与地点,次句抒发无所依托的苦闷心情。景为铺垫,抒情为主。
2, 树树皆秋色,山山为落晖。 两句均写景,感情隐含其中。此即融情于景。如糖融水,品尝方知。
3,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此两句是人参与的动态之景,有此时此地此中人的特色,有特色,有个性,方有生命,方有活力。
4, 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地虽为故乡,却无人认识,无人了解自己。引起了无限的感慨。
5, 律诗,在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期方才定型。而作者,在沈、宋之前60年,就写出如此成熟的律诗,是难能可贵的。
6, 此诗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写景有秋季和山间的特色,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有动态,有光彩,有颜色。有景中情,有直接抒情。
7, 此诗在语言上,有化用前人的诗句,如徙移欲何依,是化用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外此诗还断引了诗经的词语采薇。也可以说是用典的范例。用典要精炼,要形象,要准确
读《野望》有感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移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读诗有感
赞情景结合
景色天成万象生,
诗心凝炼费经营。
惊魂感泣优先选,
情景交融入上乘。
赞心性空灵
修真养性似空灵,
花影清潭百美生。
明月情深照心底,
山间万籁胜琴声。
2,内容简析
1, 东皋薄暮望,徙移欲何依。 前句写景,点明时间与地点,次句抒发无所依托的苦闷心情。景为铺垫,抒情为主。
2, 树树皆秋色,山山为落晖。 两句均写景,感情隐含其中。此即融情于景。如糖融水,品尝方知。
3,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此两句是人参与的动态之景,有此时此地此中人的特色,有特色,有个性,方有生命,方有活力。
4, 相顾不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地虽为故乡,却无人认识,无人了解自己。引起了无限的感慨。
5, 律诗,在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期方才定型。而作者,在沈、宋之前60年,就写出如此成熟的律诗,是难能可贵的。
6, 此诗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写景有秋季和山间的特色,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有动态,有光彩,有颜色。有景中情,有直接抒情。
7, 此诗在语言上,有化用前人的诗句,如徙移欲何依,是化用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外此诗还断引了诗经的词语采薇。也可以说是用典的范例。用典要精炼,要形象,要准确
- 1
- |
前一篇:唐宋律诗选 58首
后一篇:敬和诗人香梅《竹枝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