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手学堂 |
不断有新人来咨询我们这样那样问题,看得出都想好好养,好,我们会用自己的经验以及学到了解到的知识,以“初养小兔系列方式”逐一跟大家分享。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来分享你的初养经验,包括刚养了一、两个月的新手,都可以附上小兔成长图片,配上初养体会经验或困惑,假如你有发的话,可以@我们转发分享。那好,我们先从小兔新到家说起。

【小兔刚到家最好先不要放出来】
小兔刚到家的头几天最好让它呆在笼子里先不要放出来,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来,笼内与外界隔离,这样小兔会有安全感。
二是便于小兔认笼为家,吃喝都在笼内进行,这样便于今后放风时,小兔能自己回笼,而不用费力去抓它,那还会吓到小兔。
第三是便于训练小兔上厕所,可以将整个笼底铺上纸尿垫。
小兔天生爱干净,会固定地方拉尿,但因小兔是用便便尿液圈地盘,如果刚到家就放它出来随处跑随处拉,养成习惯就不好训练了。
(小常识:兔兔们新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划地盘行为,表现为便便这一颗那一颗,不是一小堆,发情期的兔兔划地盘行为会加重)
因为兔兔主要靠嗅觉找能便便尿尿的地方,所以可以利用这点,让小兔先熟悉纸尿垫的气味,让小兔习惯在纸尿垫上便便尿尿,这样等小兔能在一个地方便便尿尿(便便成堆,非这一颗那一颗)后,就可以把纸尿垫放到兔厕所里开始训练了。
(小常识:兔兔嗅觉灵敏也包括听觉,但视力不好,主要靠嗅觉来辨别同类的性别年龄和相互关系地位,也用嗅觉来分辨主人,如果你接近兔兔就会发现兔兔会用鼻子不停的嗅,一抽一抽的,就是在通过你的气味来分区是主人还是陌生人,包括吃东西时也用嗅来判断,是不是能吃,之前有没有吃过等等,包括找厕所,什么地方能拉尿都是通过鼻子闻味来辨别,兔兔对气味的记忆可是能保存很久哦)。
【笼子适合摆放的位置】
笼子摆放位置如果能靠墙角的话,小兔会有安全感,像经常进进出出的门口、过道都不适合摆放兔笼。
(小常识:兔兔们都比较喜欢上方有遮挡,像床底桌凳下,或类似洞穴那样比较狭窄处,如门后,或有兔兔自己熟悉气味的,像有便便尿尿的厕所,这样小兔会有安全感)
【可以给刚到家小兔喂水】
经历了长途颠簸小兔有可能会渴,你可以用一次性针管(去掉针头)或兔兔专用水壶,给小兔喂些白开水喝,如果有葡萄糖水或电解多维更好,因为后两种可以帮小兔补充体力消除疲劳。
但要注意,假如小兔不喝,千万不要用灌的方式喂水,也就是喝就给,不喝就不用喂,因为强灌会吓到小兔,在小兔心里会留下一个不好的记忆。
【要温柔的对待小兔】
小兔刚到家我们都会很新鲜,想抱想跟它玩,但假如你太心急,就有可能会吓到小兔,如果想让兔兔喜欢,跟你搞好关系,你需要温柔的对待它,不能强求做小兔不喜欢你做的事情,需要根据小兔的反应来对待它,让小兔慢慢习惯你的存在,你的抚摸,直到啃接受被抱,而且要始终温柔,不然兔兔容易记住你对它的不好,兔兔可是会记仇的哦。
记住,对兔兔千万不能用打的方式来对待,那样会吓到小兔。
【给小兔一个安静环境,不要去打搅它】
刚到家的小兔有可能会不吃不喝不拉或拉的少,便便比较黑硬比较干小,看上去比较呆,不愿走出笼子等现象,这是应激反应,就像人新换地方也会出现一些不适一样,不用担心,我们只需要给小兔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除了喂吃喝外都不要去打搅它,让小兔自己慢慢适应和调整。
【要有意去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想把兔兔养好必须先要了解兔兔,包括习性食性以及兔兔们特殊的行为语言。
什么情况正常,什么情况说明兔兔不舒服有可能生病,兔兔抖腿说明紧张,那放松开心又是什么样,不喜欢兔兔会怎样表现,冷了什么样热了什么样,这些都需要通过观察,学,问去了解。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所有养宠达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观察力很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正常,才能清楚什么是不正常,才能当兔兔生病能及时发现,才能够清楚兔兔不喜欢你做哪些,才能让兔兔信任你,所以,如果你这方面能力还稍欠缺也没关系,从现在开始有意去培养。
【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小兔适宜的温度在20~25度,尤其是如果你是在寒冷的秋冬季买回来的小兔,很容易生病感冒打喷嚏,有的甚至发展到慢性鼻炎的地步,这样的小兔即便成年体质也会差,所以,温度过低要注意保暖,小兔适宜的温度为20~25度,湿度为40~60%。
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保持干燥不潮湿,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发生应激等,都可以降低小兔患病的几率。
【远离猫狗】
如果家里有养猫狗起码在半年之内不能让它们接触到小兔,包括放风时都要看好,之前曾发生过多起被猫狗咬死的小兔案例,并不是它们不能和平相处,只是在它们相互都不熟悉时千万不要放一起。
当然,熟悉后就不同了,但这需要时间,以及主人对猫狗不断重复的教育才可以。
【尽快掌握正确的基本喂养知识】
你需要尽快找到一群有经验的人,现在信息发达,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贴吧、论坛、微博、qq群,微信群,跟有经验的兔友多咨询交流,我们有四个微信群(兔子吧后花园1、2、3、4),都可以找人拉你进群跟大家学习和咨询,注意,网上也有不少喂养信息都是错误的,要学会辨别。
【尽快找到本地有兔兔经验的宠物医生】
保存好医生的手机号,最好加微信,备用,这里有各地医院收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527f6b0102wscd.html
由bzzymj写于20160814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