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2018-10-08 14:57:17)
标签:

教育

分类: 个人教案


  原文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字,一会排成字。

啊!秋天来了

 

《秋天》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所以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直至熟读成诵。并在诵读的过程中相机指导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熟记需要认识的生字词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2.秋天树叶的实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和“木、口、人”三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横撇一个笔画。(难点)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几个读音,认识自然段,背诵课文。(重点)

3.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大自然是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很多不同的现在老师带领你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师:知道刚才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秋天的景色。(相机板书:秋天)

:我的感受是秋天好美丽呀!

:我的感受是秋天好迷人啊!

······

2.师小结:是呀,秋天到了,景色真是迷人,真是美丽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师带领生齐读课题《秋天》,并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师: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课文,一篇完整的课文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那么什么是自然段呢?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空格前面用数字序号标明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段自然段内容“天气凉了···落下来。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老师已经标出第一段自然段了,剩下的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教师巡视)

3.师:你们找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了吗?

生:三个自然段。

4.(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5.师: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并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圈出你不认识的生字。(课件出示课文全内容)

6.指名学生说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教师指导。

7.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8.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气、了、树、叶、片、)

气:qì 认识字形,并积累“天气”一词。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积累“凉了”一词。

树:shù 教学生巧记“树”字是一个“木”和“对”组成。和“叶”可以组成“树叶”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树叶。

片:piàn 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 ”一词中读轻声。区分“子”和“了”的区别。

(2)指名学生朗读2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大、飞、人、会、个)

“大”dà 巧记“人”加“一”为“大”积累“大雁”一词。

“飞”fi 注意字形,横斜钩为一笔。积累“南飞”一词。

“人”rén 为翘舌音。比较“人”和“大”两个字。

“一会儿”中的“会儿”为儿化音huìr,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并讲解这里的“儿”与“一会儿”中的“儿”的不同之处,指名读词语,课件出示:“一块儿、聊天儿、脸蛋儿”等带儿化音的词语,加深学生理解儿化音。

(3)指名读第3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秋)

秋:qi 巧记“秋”是由“禾”与“火”组成的,并积累“秋天”一词。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的语气,知道感叹词的意味。

(4)各式读文,教师指导。

同桌互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第二课时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师: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一边观察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你们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生齐读第一段的内容,并标出秋天的变化。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师: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字和它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就是这个”字“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辨字游戏

根据老师刚刚说的你们能把把汉字送回家吗?(课件出示)

气  汽

(  ) (  )水  空(  )  (  )油

指导学生对这两个字进行组词。

(3)指导学生读句子,“凉”字读重音,师范读

2.树叶黄了。

(1)师展示课前收集好的不同树叶,你们看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不同,适机给学生摸一摸树叶。

(2)巧记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3)课件展示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师:你们看,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最开始的绿色慢慢地变成了黄色。我们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有很多神奇的变化

4指导学生读句子,”字读重音,师范读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师讲解“一片片”是很多很多

(2)积累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生:一个个、一朵朵、一次次·····

师小结你们说的真好,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一些

(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叶子一片片从树上落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这美丽的画面吧!(师读1自然段内容,学生闭眼认真想象。)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师:美美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生:我看到了天空很蓝,很高,和一群南飞的大雁。

师: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师:那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和文字来说一说吗?

生: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飞。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师: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指名回答。

2.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师:你们发现了吗?第二段里有四个“一”,同样的生字却有不同的读音,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生圈出四个“一”

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

师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师: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几个学生读一读)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美丽的秋天,你心情一定是愉悦的,那就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总结: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3.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板书设计

秋天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