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这句俗语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而真正出现在书面媒体上则是在1921年美国方言研究学会所出版的Dialect Notes V中:
"To be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to be bankrupt. Common in Arizona in recent panics; sporadic in California."
其中所提及的'recent panics'无疑指的正是1907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这给当时西部各州的煤矿及铁路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到了1917年,情况加剧恶化,在Arizona州的Bisbee,资金链的断裂甚至引起了矿工同所属公司间的冲突纠纷。于是其中的一些人组成了工会,并以此向公司提交了一份清单,要求获得提升薪资以及工作环境。但这一请求随即遭到拒绝,许多工人更是被强行驱逐到了新墨西哥州。
不难想象,那些矿工们要么在恶劣的环境中拼死拼活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要么就是面对彻底失业、走投无路的命运,身处在窘境之下,自然而然地这句俗语便应运而生。
到了1930年代,这个比喻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全美各大报刊之上,其更多地被改述为'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spot'.
而这句话最近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还要算是2010年的电影《127小时》,该部作品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向观众诠释了怎样才算的上真真正正地身陷“进退两难”之间。而其正是改编自Aron Ralston的回忆录《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在这本书中,Ralston讲述了自己在2003年四月的一次攀岩意外中,先是被岩石卡住而无法动弹,随后在只身等待127小时无法获救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hard place’— 即割断自己右臂以求脱身的真实故事。
解释:
(情况、处境)进退两难
例句:
I'm
我现在可真是进退两难。要是我跑去约Isobel,那么花销肯定大的离谱,但要是我选择了Julie,那以后我就别想再和Isobel说上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