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比,实在是不够强悍,喜内守而不喜外功。一旦与游牧民族对垒,往往处于守势被迫应战。能有汉武帝那样猛将如云横扫匈奴的气魄的,少之又少。
打不赢又怎么办?粮食钱财自然是不会少的,以物资换和平。还有呢,就是派公主去“和亲”,相当于结为秦晋之好,翁婿之间,就不好再打架了吧。
当然,和亲的几乎没有真正公主——皇上要么舍不得自己的亲闺女,要么觉得“和亲”并不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总之,和亲的主角大多是宫女,或者不受宠幸的郡王的女儿,临时赐封公主,以柔弱之躯,承担起边境和平的重任。
王昭君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王昭君名留后世,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四大美人”之一的缘故,但实质上主要还是因为有“和亲”之功,“昭君出塞”、“沉鱼落雁”的典故。
历代写昭君的诗很多,有赞美她的大义、大气的,也有怜悯其飘零异乡的,也有借此讥讽当政者的。
匈奴异族蛮荒之地、迥异汉族的风俗人情,无法回首的漂泊之路......王昭君当时的心路历程究竟如何。永无可知,只有塞外青冢,草年年生、年年枯。
但愿国家强盛,人民永不受外辱。女孩子所嫁,俱是因为爱情!
第四十六集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7411V7LW?p=4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