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阳光明媚,天高地阔。但其实气温并不高,可以说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了。
这么冷的双休日,笑妈并没窝在热被窝里赖床,而是和朋友们远赴永泰县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姬岩。
姬岩位于永泰县北部的白云乡境内,主峰玳瑁山海拔1237.7米,屹立在永泰、闽侯、闽清三县交界处。姬岩,原名鸡岩,传说有仙人曾炼丹于此,丹成令五鸡守卫,故名“鸡岩”。又因五代闽王王审知的妃子埋香此处,易名姬岩,沿用至今。姬岩景区保持了古朴幽奇的自然风貌,各种古树名木繁多,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美称。早年有朱熹、黄任、曹学栓等文人墨客在姬岩留下许多题刻。
山下的桃源山庄是景区内最好的住宿点。夏天,姬岩非常凉爽,许多游客蜂拥来此消暑度假。但像今天这样的天气里,游客就实在不算多了:

山庄前,有一塘碧波荡漾的湖水——桃源湖。湖四周绿竹繁茂,栈道蜿蜒。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湖光山色清秀婉约,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峰峦叠翠的群峰之间:
最奇妙的是,湖中还有几株只剩光秃秃枝干的树木,不知是冬日里落尽了树叶还是早已枯死却倔强地不倒:
离开山庄,我们沿着山路上山,前往山上的姬岩寺:
红叶似火:
路边茂密生长的铁芒箕的嫩芽,处理过后就是餐桌上美味的蕨菜了:
这是什么啊?
呵呵,红锥树上掉下的野生锥栗啦:
馋嘴的笑妈剥了几个,当场吃了。嗯,味道嘛,反正和煮熟的不一样,
:

普陀岩,高数十丈,顶部伸出一块10丈见方的大扁石,构成天然亭阁,可容数十人休憩:
山上植被丰茂,古木参天。这几棵栲树的树龄估计也都不小了吧:
阳光穿透茂密的枝叶,在登山小道上筛下一地碎金。笑妈和另两位美女一路行行摄摄,走走停停,和大部队拉开了一段不小的距离。不过,笑妈很享受这样的悠闲,山野静美,岁月静好,慢慢来,咱不着急:
始建于宋政和元年(1111年)的姬岩寺:
寺里,光绪年间留下的舂米石具:
姬岩寺附近景点众多。宋代礼乐理论家、侍郎陈旸在姬岩山上立一巨碑,文曰“神仙第一家”。此碑是姬岩景区最古老的广告,广告时间为宋政和年间(1113年),其内涵为姬岩景区充满了修持成佛、修道成仙的氛围:

而姬岩山上以“仙”字命名的景观就有仙床、仙被、仙箦、仙灶、仙梯、仙舟、仙库、仙人迹、仙山巨福、仙人壁影、仙桃峰等等。这是仙舟:
仙床:

有了床,自然要有被子。这层层叠叠的,就是折好的一床床锦被喽:
沿着悬空嵌在巨岩边沿的古栈道前行,可前往龙洞、一片瓦等景点,据说可欣赏到“七鼠玩油缸”、“试刀痕”和被神仙绑在悬崖上示众的两只“石怪”。不过,笑妈眼拙,举目四望,别说是“石怪”了,就是连一只老鼠都没找出来。栈道:
“龙洞”和“天梯”:
站在一片瓦上,笑妈所见到的,全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连绵起伏,高远壮阔:
山下的桃源湖:
附近的景点还有很多,如,刺猬石:
雷劈洞:
南天门:
姬岩寺的后方山上,有一片小小的茶园:

此时不是采茶的季节,茶园疏于管理,杂草丛生,芦苇飘扬:
反正和大部队已经失散,笑妈三人索性闲庭信步,四处逛荡:
路边的“观日亭”,万绿丛中的一抹亮红色:
静悄悄的山上,零落的枯叶浅浅地铺了一地:
山林深处,居然还有数十棵的野柿子树,高约十来米,叶子早已落尽,只剩光秃秃的的枝干萧瑟地站立在原地。但是,棵棵枝头却都沉甸甸地坠着红红的“玛瑙”,像在为山野做最后的守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