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溧阳傩文化博物馆,领略社渚傩文化之美
标签:
文化杂谈历史旅游图片 |
分类: 家乡旅游 |
参观溧阳傩文化博物馆,领略社渚傩文化之美
傩园位于社渚镇东部,前宋水库西侧,距离社渚集镇约3公里,有“社渚-清水塘”的镇村公交可乘,约半小时一班。
沿着社徐线往东行进,首先看到的是周围茂密的树林,间或少许村落点缀,路过山脚下是几道弯,不一会儿,在路的右手边看到一蓝色大牌子写着“前宋水库”的指示牌,说明你已经到了傩园所在位置。顺着箭头方向望去,有一大片水域,水域边是一处建筑,往房子的入口走去是傩园的大门,大门中央悬挂的黑色牌匾镌刻着“傩园”二字,非常古朴。
http://s7/bmiddle/002ty42zzy75soPyO6qf6&690
傩园大门
傩文化作为我国5000多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社渚镇作为一个千年古镇,境内拥有着丰富的傩文化,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傩文化)之乡、江苏省特色文化(傩文化)之乡等,还成立了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
2014年10月,江苏胥傩民俗文化村有限公司在社渚镇宋村村委社渚林场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属民办公益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民俗文化旅游景点休闲观光服务,民俗文化研究,主营业务为傩文化。
2015年8月,傩文化馆主馆和其余配套建筑建设完工,10月15日社渚傩园开园并举办了中国江苏溧阳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http://s10/bmiddle/002ty42zzy75soUkeY929&690
走进傩园大门,里面很空旷,只有少许绿化,顺其自然的朝房子走去,走近便可看到黄色的墙面上“中国溧阳傩文化博物馆”的字样。这边有几个房间,上面分别写着“博物馆·非遗馆”、“傩雕工坊”、“傩膳坊”等。
博物馆
首先走进“博物馆·非遗馆”,展厅中央是祠山大帝张渤的坐像,非常高大。看他手握铁锹,旁边居然有一个猪头,仔细一瞧,原来张渤正坐在猪身上呢。哈哈。一般人都会好奇,为什么张渤手里拿的是铁锹?张渤跟猪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摆在这里?
http://s2/bmiddle/002ty42zzy75sp4uSLn01&690
祠山大帝张勃
传说,祠山大帝姓张名渤字伯奇,西汉吴兴郡乌程横山(今浙江省吴兴县南)人,又有人说是武陵郡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人。他变卖家产,开河筑坝为民治水。张渤誓将广德至泗安、长兴,以及广德与郎溪南漪湖之间的河道开凿贯通,形成内河水系网,既便利航运交通,又便于防汛抗旱。
到了广德,张渤选好河址,日夜挖河不止,要老婆李氏把饭送到河边吃。他与李氏有个约定,要她听到三声鼓响才能到河边来送饭。一天,张渤吃饭像戽塘泥。吃完后,他老婆收拾好碗筷,没走多远,又听到三声鼓响,心里疑惑,他刚吃完饭难道又有什么要紧的事?她急忙回转,只见张渤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头大如笆斗,脸儿奇丑不比。心想怪不得要三声鼓响才准我见他,原来他开河要显原形,才能力大无比。他怕我见了他的丑模样害怕,变成帅小伙才见我。张渤怒问:“你来干什么?”他老婆说:“谁叫你擂鼓三声?”原来是张渤吃饭太慌,掉了三粒米饭在鼓面上,被乌鸦啄了三下,发出三声鼓响,坏了张渤的大事。张渤心想,大事要紧,并问老婆道:“你看我这般模样像个什么?”心想让老婆说他像一条龙,讨个好口兆。没想到他老婆实话实说:“像个猪婆头。”张渤大怒,一巴掌把老婆打飞出去十里路。所以,广德李氏娘娘庙与祠山殿也相距十里路。
猪婆头拱沙河没有拱通,因此广德沙河没有开通。张渤一生为民治水,死后葬于广德祠山,老百姓立庙祭祀,称张渤为祠山大帝。后来,祠山被封为专管人间风调雨顺,太平安乐的菩萨。
http://s16/bmiddle/002ty42zzy75spbUsBFdf&690
看过了祠山大帝,我们走到后面看到的是五方神塑像,五方神又被称之为五猖,是社渚傩舞“跳幡神”、“跳五猖”、“跳祠山”等经常出现的主角。他们个个身披铠甲,左手握钢刀,牙齿外露,两眼放光,咋一看着实让人心惊胆战。五方神,分别是:东方神(青蓝脸、青蓝袍)属木;南方神(黄红脸、黄红袍)属火;西方西方神(白脸、白袍属金;北方神(黑脸、黑袍)属水;中央神(黄脸、黄袍)属土。五方道教神,相生相克,连绵无穷,化育万物。
http://s15/bmiddle/002ty42zzy75suDtaMe1e&690
看过五方神,我辗转来到傩面具、服饰、道具等展示区。
快看,这里有获得过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的嵩里跳幡神的简介。嵩里“跳幡神”可追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有一支汤姓族人因躲避战乱和灾荒,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嵩里定居,繁衍生息。他们带来的中原傩文化,与江南农耕土著宗教文化相融共处,形成了“跳幡神”这一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独特文化内涵和独特文化价值的民间舞蹈形态。
http://s4/bmiddle/002ty42zzy75spijzMf23&690
五方神傩面
据清光绪《溧阳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嵩里普济庙建于西北,供奉祠山真君,真君姓张名渤……二月初八诞辰走祀。而在西乡一带,真君出会,幡神起舞,常在五谷之年尾岁首。”
张渤在江南影响极大,安徽广德,江苏无锡、溧阳,浙江湖州、长兴等地均有纪念他的祠庙。农历二月初八,是祠山真君张渤的诞辰之日,广德祠山、溧阳社渚嵩里等地都要举行庙会纪念他。朝庙进贡者成千上万,庙前鼓乐震天,人群沸腾,特别是幡神起舞,尤受人们欢迎。他们继承先人的祭祀活动,带起面具,装扮神仙,手舞足蹈,求天拜地,祈求平安,“跳幡神”就这样逐渐兴盛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直到太平天国运动年间才中断。
到了清朝末年,据说是当地的一群放牛娃在已成为废墟的普济庙庙基上玩耍,偶然在一块青石板下发掘出一只红漆木箱,启封开箱,原来是全套跳幡神的面具、服装、盔甲和兵刃,吓得孩子们哇哇大叫四处奔逃。大人们听说后即把木箱抬到村中场院上,这惊动了汤氏族长。而后,族长根据面具的记载和老人们的回忆,重新整理出了传承千年的民俗奇葩“跳幡神”。
http://s12/bmiddle/002ty42zzy75spHu1ib8b&690
旧时从每年的年初一跳到正月十六,只是闰年不举行仪式。仪式为起傩、演傩、搜傩、圆傩四个程序。
最精彩的是“演傩”仪式,也是大家最喜欢的部分,该仪式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分为“小马”“大刀舞”“三圣”,下半场为“幡神舞”。
http://s9/bmiddle/002ty42zzy76TYffXDi28&690小马
http://s1/bmiddle/002ty42zzy76TYi6jkI80&690
服饰
“跳幡神”按照祠山大殿判官、土地、开路、压阵、三生、五猖、十尊小菩萨、报信和三尊看家菩萨的排位设置面具。近些年来,嵩里“跳幡神”演绎的主要是七路菩萨表演:五方神和开路菩萨、压阵菩萨。“开路神”和“压阵神”均为棕面神,戴棕色面具。
通过观看视频,让我对社渚各个傩文化队伍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社渚古镇历史悠久,傩文化同样悠久,希望永远传承下去。
http://s12/bmiddle/002ty42zzy75srRXIRZ5b&690
一副副精美的傩面具,一张张清晰的油面纸,将社渚傩文化的基本情况展示给观众,让人深入感触,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艺术,如果没有当地百姓的传承,我们就看不到。
http://s14/bmiddle/002ty42zzy75spyW8Ohfd&690
蒋塘竹马
看完一楼,小编又上了二楼。进入二楼首先看到的十匹竹马,高大俊美。这是蒋塘村的竹马。
http://s9/bmiddle/002ty42zzy75sptgtpC58&690
http://s3/bmiddle/002ty42zzy76TRkkfxo12&690虞顺画像
http://s12/bmiddle/002ty42zzy76TYURigH6b&690傩雕
目前,社渚镇有被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达十余项。例如:国家级蒋塘马灯舞,江苏省级嵩里跳幡神、河口祠山庙会、乘马圩冻煞窠,常州市级大田跳五猖、刘家边跳祠山,溧阳市级河口祠山祭鼓、帐墓祠山鼓乐、新塘跳观音、宋村关公舞、社渚龙舞、东里恩鸽锣鼓、西里祠山舞、杨树沟划龙船等。
社渚傩文化真是太丰富,小编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想要了解更多傩文化知识,了解家乡文化,大家不妨抽个空,亲自到社渚傩园一行。逛完傩园,还可以去前宋水库及周边生态园去玩玩哦,那里青山绿水,环境美极了。逛累了还可以坐下来,品味地道的农家美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