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同济讲座提纲:人文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

(2012-12-12 18:17:02)
标签:

转载

分类: 结草衔环

人文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

 

刘 强

 

时间:2012年12月12日下午2:00—4:00

 

地点: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

 

 

 

【主要内容】

 

    一、文化即人化,化人在化心

  二、当前社会人文生态考察

三、人文精神与大学之道

  四、同济大学文化建设刍议

 

【讲座摘要】

 

 

【我的文化观】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教育的功能是化人

化人的关键是化心

化心的秘诀是仁爱

 

【亟待加强的几种人文教育】

 

一、生命教育

二、公民教育

三、心灵教育

四、宗教教育

    五、传统文化教育

 

【从经典中生信心】

 

【不读经典有十蔽】

 

只知有我,不知有人,一也;

只知有己,不知有群,二也;

只知有人,不知有天,三也;

只知有物,不知有心,四也;

只知有学,不知有道,五也;

只知有贤,不知有圣,六也;

只知有利,不知有义,七也;

只知有用,不知有益,八也; 

只知有家国,不知有天下,九也;

只知有生命,不知有慧命,十也。

 

【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之弊端】

 

一、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二、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三、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四、灌输教育取代体验教育

五、懂了才教取代边学边悟

  

【当代人人格症状“四化”】

 

1、矮化

2、奴化

3、裂化

4、硬化 

 

【当前大学弊端之“五化”】

 

1、教育产业化

2、行政官僚化

3、学术项目化

4、教学格式化

5、精神犬儒化

 

【大学精神之我见】

 

一、有教无类。

二、君子不器。

                      三、致良知,展良能,养良心,守善道。

              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五、兼容并包,价值多元。

                  六、利益兼顾,“益”在“利”先。

 

【现代教育应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学习的能力;

二、判断的能力;

三、审美的能力;

四、爱的能力。

 

【同济大学文化改良刍议】

 

【四个转变】

 

一、办学方针应由重理工轻人文向人文、理工并重转变。

二、教育理念应由重知识技能传授向知识技能传授与人格化育并重转变。

三、学科建设应由重功利应用型学科向功利应用学科与基础人文类学科并重转变。

四、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优秀工程师”向“博雅仁爱人”方向转变。

 

【几点建议】

 

1、办学理念:通识与专业、科学与人文并重,放宽人文社会学科招生口径和比例。

2、资源配置:应加大对文科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文科教师的尊严感、自豪感和积极性。

3、本科教学:推进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大学语文》必修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

4、人文讲座:应建立全校性的人文通识讲座计分机制,邀请国内外人文学者和艺术家讲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涵养人格。

5、校园文化:在全校开展 “重人文,读经典,齐修身,同成长”的文化建设,切实改善校风、教风和学风。

6、顶层设计:顺应时势,转变思路,将领导层学科背景的比例调整到合理状态。

 

【按:下午给同济大学各学院部分教师做了一次讲座,共有80余人聆听,其间据说无一人中途离场。此提纲根据讲座课件整理。】

 

0

前一篇:死火   鲁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