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前期差错更正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013-08-10 17:27:29)
标签:
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 |
分类: 会计知识点整理 |
前期差错更正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企业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差错从来没有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比如:在20X2年发现20X0年行政管理部门漏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10万,应视同20X0年没有漏提固定资产折旧正常进行会计处理,那就需要对漏提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本期发现前期差错,涉及到损益科目的,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重要差错影响损益的不能在发现差错的当年反映),最后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按税法规定执行,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的,则差错更正时,调整应交所得税,否则,不调整应交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
若调整的事项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例题
【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2013年5月20日,甲公司发现在2012年12月31日计算A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时发生了差错,该库存商品的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误将A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为9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少提200万元。
解析: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存货跌价准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例】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2008年公司漏记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00000元,所得税申报表中也未扣除该项费用,假定2008年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假定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
解析:
1、分析前期差错的影响数
2008年少计折旧费用300000元;多计提所得税费用75000元(300000×25%);多计净利润225000元;多计应交税费75000元(300000×25%);多提法定盈余公积22500(225000×10%)元和任意盈余公积和11250(225000×5%)
2、编制有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1)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2)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因净利润减少,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报表项目的调整
甲公司在列报2009年度财务报表时,应调整2008年度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A、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调年初)
调减固定资产300000元,调减应交税费75000元,调减盈余公积3375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91250元。
B、利润表项目的调整(调上年)
调增管理费用30000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75000元,调减净利润225000元。需要对每股收益进行披露的企业,应当调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
调减前期差错更正项目中盈余公积上年金额33750元,未分配利润上年金额191250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上年金额225000元。
【例】:丁公司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一台未入账的设备,重置成本为3 0000.00元(假定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该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假定丁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1)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3
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结转为留存收益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