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幼儿安全【一】

标签:
幼儿学生安全教育校车事故 |
分类: 彷徨vs呐喊 |
最近几年,幼儿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每一次都让我们的心在颤动,每一次都为我们敲响警钟,关注幼儿安全!
从我的童年说起,希望能给更多的爸爸妈妈一些启发和警示!
http://s11/middle/873808aanb25e80d9e83a&690
我家住在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子里,村里水渠四通八达,一般的水渠约1.5~2米宽,深约1.5米。就是这些水渠,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吞噬了许多可爱的小生命!记得有一次,大约是我5岁的时候,一天下午,隔壁小脚老奶奶拉肚子,上个厕所,她们家小孙子不见了!接下来,在爷爷的组织下,我们小孩子们去村子里经常玩的地方寻找,一个大哥哥跑去田地里给村里青壮年报信,村里的老人们沿着村里的水渠寻找。可能过了1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从下游的水渠里找到了那个小孩子。肚子鼓鼓的小孩被趴着放在一口倒扣的铁锅上,小孩的嘴里一直往外流水!大队的医生抢救了很长时间,最后没能救活那个小孩子。太晚了!那天晚上,老奶奶一家哭的撕心裂肺,听着很害怕。老奶奶从此郁郁寡欢,半年后去世!
从此,村里人严禁幼儿靠近水渠,否则一顿好打!不能下地干活的老人也在水渠边守着。家里老人看小孩的时候也把大门从里边拴上。就这样,后来还是出过几次事情,自责的老人有的疯掉,有的喝农药自杀!后来,大家生活好过了,生育控制的严格了,专职妈妈也来越多了,这样的惨剧再也没有发生!
http://s10/middle/873808aanb25e87206159&690
柳絮和杨花,我们老家叫“树毛儿”,是杨树和柳树用来传播花粉的,和蒲公英一样属于风媒花。每年树毛儿长出来的时候,风一吹,纷纷扬扬,漫山遍野,在阴天里,像下雪一样,看上去很美。所以古代文人关于柳絮杨花的诗句很多。
可就是这看上去很美的树毛儿,是我们童年很忌惮的东西!
干燥的树毛儿(柳絮杨花),因为松软中空,和空气充分接触,极易燃烧,燃烧速度不亚于汽油。因为松软质轻,小时候我们很喜欢抓起一撮,放在嘴边吹,很喜欢看着它到处飞(那时候没有吹泡泡的玩具)并追着它跑来跑去。又因为它很容易烧起来,并在快速燃烧时发出丝丝的声音,让懵懂无知的幼童很是喜欢。由此酿造了悲剧,并不止一起。
有一次,村里四五个学前儿童聚在一处草垛里玩,那时候的小孩子最喜欢玩过家家,但是有的小孩子从家里偷偷拿出了火柴!他们收集了树毛儿,烧火做饭......过路的人发现草垛着火了,大喊呼救,各家的大人提了水桶,脸盆,木叉等奔来救火!众人全力救人灭火,但是最后还是有个小孩子,没有能就出来。他应该是在起火后向草垛的深处躲去,而不是向外跑。孩子太小了,根本没有自救的能力,况且起火后都吓傻了。这起大火,夺走了一个小生命,烧掉了2处草垛,和一户人家房子背后的白杨树,那家人家的房子也在起火的开始被救下来了!
所以,我们村子里大人是不让小孩子在草垛柴草堆等地方玩的,要是发现小孩子偷拿家里的打火机火柴蜡烛等东西,更是打的皮开肉绽。至于树毛儿,是家家户户每天打扫清理。
http://s9/middle/873808aanb2611300f878&690
小时候,爷爷家老院子通往大门的中间是一个狭窄的过道,过道的一边是几间柴房,其中一间的柴房的屋梁是伸出墙壁的。奇怪的是,那个屋梁上搭着个破麻袋,破麻袋上结着个好大的蜜蜂窝。平时这些蜜蜂和我们大家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一到刮风的日子,因为破麻袋被风刮起,蜜蜂窝来回抖动,大群的蜜蜂气呼呼的飞来飞去的。家里大人告诫我们,不要去招惹蜜蜂,一般情况下,蜜蜂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有一天,家里大人终于同意我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了,我高兴的不得了,扛起一把铁锹,跟在大人的身后,一边小跑,一边摇晃着铁锹...忽然,我就觉得嗡的一声,眼前一片黑,同时头皮刺痛,无数的蜜蜂往我的衣服里钻!我顿时痛得大哭,并在地上打滚。随后家里大人把我解救出来,奶奶给我头上被蜜蜂蛰的地方涂了大蒜汁,马上止痛消肿了。
http://s3/middle/873808aanb2616a84abe2&690
记得有一年的除夕,下午,父亲给大门口接门灯,我像小尾巴一样一直跟着跑来跑去的。接好电线通好电后,父亲觉着灯泡太小了,他回屋子里去拿个大的,随手把空的灯头放在地上了。父亲走开了,我捡起地上的灯头,看看里面,有个金黄色的小铜片真好看啊,忍不住伸手指头去摸...好痛啊,一股刺骨的钻心的痛从手指头上传来,我急忙丢开灯头,跑进厨房告诉母亲,我被灯头“咬”痛了。接下来,是母亲对父亲的一顿吵!
那一天,我知道了,家里的灯泡灯头电线什么的,小孩子是不能碰的,不然会“咬”手指头的!从那以后,父亲把家里所有的插座都拔高了1米,再接电线的时候,坚决先断电,并告诉我只能在远处看,不许到近处来。
http://s8/middle/873808aanb261ba5365b7&690
我们村子里,靠近河边的地方有一个鱼塘,村里有人承包了养鱼。平时鱼塘的主人都在鱼塘喂鱼和清理鱼塘。
有一年的夏天,鱼塘主人去吃喜酒了。村里几个刚上小学的孩子,结伴偷偷来鱼塘游泳。他们先后下水
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是孩子对游泳的场所不熟悉,不了解具体的危险性;二是孩子小,体力有限,不能或不会自救;三是孩子偷偷跑出去,大人不知道,有了危险,没有及时救助;
那时候,每年的夏天,都有听到小学生或中学生在黄河里游泳,最后溺水身亡的事情!
我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次上课都点名,请假的必须要有请假条,或家长来学校办请假手续。学校的大门紧闭,有专门的老师沿着学校围墙巡逻!
我记得那时候,学校,家里和社会都没有针对幼儿或儿童的安全教育,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如果没有,恳请有关方面,有关人士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
对于幼儿安全,应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更不能有亡羊补牢的心态,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