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是知彼解己,而不是知己知彼

(2016-02-29 08:47:11)
标签:

杂谈

    很久以前我就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但一直以来都没有看完这个月我读完轻松学会独立思考之后我便把它找了出来从第一页从头开始读。让我收获很多同时也感慨万千的是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以及习惯背后的核心,我都在最近的半年内明显的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只是我并不知道这些准确定位是什么,准确概念是什么,它们又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真的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也是会让人受益终身的书。

    这本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分别是个人层面的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公众层面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以及将前面六个习惯综合起来产生的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起初看到这七个习惯的名字时候,我非常不能理解知彼解己”四个字。我们常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什么这里却是知彼解己

    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由于我对这样习惯所处的环境有所忽略。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最好的相处模式并不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谓的赢输模式,而是知彼解己的双赢模式。

    每个人文化教育不同,所站在的立场不同,一定会产生摩擦与矛盾在化解这个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争谁对谁错,而是要通过沟通能够达到共识。

    亲人朋友同学之间的争吵,我经历了很多,因为这本书提到的内容开始不断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辨析为什么会导致部分两败俱伤的结果我在这其中渐渐地明白,不是无法达到共识而是在沟通过程中双方体会不到对方的谅解包容,看到的是对方过于在乎自己意见,通俗地讲就是自私。如果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能够多听听对方的意思,多去了解的立场和原因,然后通过协调和转变思维去改变双方,“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不是结果完全会不一样。

    有的大学生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同意她们独自旅行那么大学生有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因为从小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孩子经常默认地选择接受。如此一来,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的表现,让父母对这样的孩子独自出门感到非常不放心。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地做很多事情,让家长看到她的能力,那么他的父母还会反对她独自出门旅游吗?

知彼解己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具有耐心更加谦卑,更加具有沟通交往能力。总有人老师抱怨说,“不理解我,那么,你有没有去耐心地听听的想法,想想她的立场和原因,再与沟通交流呢

看到这样,可能有人会说,“大道理都懂,但放在行动上就难”,真的是这样吗?恰恰我开始认为,说这样话的人她根本就不懂“这些大道理”。

我很喜欢书中那句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我现在开始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不会去说服周围人和我一起读书,但我也不会因为周围人不读书,自己也不读书。

最后,感谢愿意读书的自己,否则,我就错过这本好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