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振电路

(2012-11-27 09:33:52)
标签:

消振电路

杂谈

1.自激:不给负反馈放大器输入信号放大器也会有输出信号,这一输出信号由放大器本身产生,这种现象为自激

2.负反馈放大器高频自激:负反馈放大器会自行产生一些高频振荡信号,这些信号不需要,而且对负反馈放大器

  稳定工作十分有害,甚至出现高频的啸叫声。

3.自激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相位正反馈和幅度。

(1)相位正反馈:在负反馈放大器中,负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相位是反相的,相位差180°。但放大器会对

    不同频率的信号产生不同的附加相位移,如果负反馈放大器对某一频率信号又产生了180°的附加相位移,

    这时,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是同相位的关系,就是正反馈的过程。

   PS:放大器对信号相位的附加相位移量与信号频率有关,不同频率信号的相位移量是不同的,只有一个频率

       的信号附加相位移量是180°,产生自激时,输出的叫声为单一频率——啸声

(2)幅度:放大器对产生正反馈的信号有放大能力,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加,净输入增大,又对净输入放

    大,使反馈信号更大,这样反馈信号的幅度越大,最终产生自激振荡。

3.消振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中采取一些消除高频自激的措施。

(1)原理:破坏自激的两个条件。一般情况下,消振电路用来对自激信号的相位进行移相,使产生自激的信号

           相位不能满足相位正反馈条件。

(2)种类:①超前式:在两极放大器之间接入一个R和C的并联电路,这一并联电路对信号产生了超前的相移

                     http://s1/small/8731750407b24d73cf030&690

         C对高频信号的容抗小,,从VT1集电极输出的高频信号经C加到VT2基极,对于中频信号和低频信号,C

         的容抗大只能通过R加到VT2的基极,信号受到了一定的衰减,这样放大器输出的高频信号比较大,实

         现了对高频段的扩展。(C的容量大小在pF级)

           ②滞后式:信号相位滞后移相(增加了附加移相)

                     http://s9/mw690/8731750407b24d889bd88&690

         
        R和C构成对高频自激信号的分压电路,由于产生自激的信号频率比较高,C对产生自激的高频信号其容

     抗很小,由R和C构成分压电路对该频率信号的分压衰减量很大,使加到VT2基极的信号幅度很小,达

        到消除高频自激的目的。(R一般为2KΩ,C为几千pF)

       前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很大,R可以省略。单级放大器在三极管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一几百pF的高频负反

       馈小电容,接入高频负反馈小电容由于对高频信号存在强烈的负反馈作用,使放大器的高频增益小于1。

         ③超前——滞后式:R5、R7、C构成

                     http://s7/bmiddle/8731750407b24dee74636&690

           R7和C串联电路阻抗对加到VT2基极上的信号进行对地分流衰减,阻抗越小,对信号的分流衰减量越

           大,当信号频率高于转折频率f0之后,R7和C串联电路总阻抗不再随着频率升高而下降而是等于R7,

           这样对更高频信号的衰减量不再增加,相对滞后式消振电路,放大器的高频特性得到改善。(高频

           特性:放大器对频率较高的信号的放大能力)
              http://s13/small/873175044cf70e099d73c&690
               R7和C串联电路阻抗特性曲线

            ④负载阻抗补偿电路:

              http://s15/bmiddle/873175044cf711a201b6e&690

       R1和C1构成负载补偿电路——茹贝尔网络,L1和R2构成补偿电路

       电路中的扬声器不是纯阻性的负载,是感性负载,它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构成对信号的附加移相电

       路,会使负反馈电路产生自激。在加入R1和C1电路之后,由于这一RC串联电路时容性负载,它与扬声器

       感性负载并联后接近为纯阻性负载,一个纯阻性负载接在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不会产生附加相位移,所以

      不会产生高频自激。电路中的L1和R2是用来消除扬声器分布电容引起的功率放大器高频段不稳定影响,也

      具有消除高频段自激的作用。
总结:

1.自激信号的频率落在音频范围内,可以听到啸叫声;当自激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频率使,为超音频自激,虽听

  不到啸叫声,但仍然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如可能造成放大管或集成电路发热

2.负反馈放大器中,自激现象一般发生在高频段,因为对中频信号的附加相移很小,对低频信号虽存在附加相

  移,但频率低到一定的程度,放大倍数很小,不符合自激的幅度条件。

3.对音频放大器而言,放大器电路中容量小于0.01uF的小电容一般都起消振作用,称为消振电容。音频放大器中

  的消振电容没有大于0.01uF的。

4.音频放大器中,消振电容对音质是有害而无益的,所以在一些高保真放大器中,不设大量的负反馈电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