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
(2013-09-25 08:07: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四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积的变化规律。板书: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索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
(1)出示例4左边的3道题及下面一组题: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
6×20=
6×200=
(在个人完成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4=
40×4=
20×4=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26×24=
26×12=
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说明写算式的理由
学生讨论因数变化的规律
汇报交流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进一步研讨“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
(18÷2)×(24×2)=
(18×2)×(24÷2)=
105×45
(105÷5)×(45×5)=
(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书上练习九的1、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