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怆的慰藉——项脊轩志女性形象的分析
(2013-04-10 11:21:51)| 分类: 教学论文 |
凄怆的慰藉——项脊轩志女性形象的分析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文,是因为文章抒写了一种缠绵悱恻的人间真情。而抒写这种感情主要借助勾画了与作者关系非常亲密的三代女性。在文中,叙写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代女性占了相当篇幅;在作者心目里,这三代女性,占住了作者大半个心灵,她们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成为作者的心灵鸡汤,是作者咀嚼不尽享之无穷的精神套餐,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一生。
文章如何勾画三代女性的呢?
三言两语勾画慈母的爱。因为慈母去世较早,没有给作者留下多少印象,所以通过家里的女仆老妪来转叙就显得非常合乎情理。老妪作为祖母的婢女,对慈母印象很深,慈母生前许多生活细节历历在目,连慈母生前站立过的地方,老妪总经常跟作者说起,“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指着某地来说,就好比其人真切若在,可见老妪对慈母非同一般的感情,更引发作者对慈母的思念和想象。而老妪后面几句转述,更显得情真意切,“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这“呱呱而泣”表明作者之姊身体有不适,不仅急坏了老妪,更牵扯着慈母的心,声声犹如刀割针刺,急得慈母“以指叩门扉”,生怕门内老妪听不到门外焦急的声音,紧接着的问语“儿寒乎?欲食乎?”,六个字,两问句,多么急切,直接写出慈母对作者之姊的关切。没有谁比慈母对子女更了解的了,也没有谁比慈母对子女更关切的了。母子连心,仁慈感天动地,以至老妪对这一细节至今感动啜泣,终生难忘;而作者身为慈母之子,怎能不潸然泪下,怎能不为过早失去慈母的爱而深感命运不公和深深忧伤呢?文章写慈母,就是这么几句,但是慈母对子女的关切和仁爱之心却感人至深。
形神俱出勾画祖母的爱。祖母对作者的爱不是体现在生活中的知冷知热,而是体现在对前途的忧虑和深切寄托上。这样所表现出来的爱也就具有了深度,体现了祖母非同一般的见识。祖母非常关心作者的学习,因为学习关乎作者的科举考试和前途。所以祖母时常来书房探望,表达对作者的关心。祖母对作者关门读书,虽有幽默玩笑之意,“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但无不包含其喜悦和满足,祖母从此看到归府仕途中兴的希望。“以手阖门”的动作,体现了祖母关心入微,而她自言自语说出来的几句话,“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更看出祖母对作者科举考试成功的十足信心。为了更加鼓励作者,祖母竟然拿出心爱之物赠送给他,希望能像祖母的祖父一样手执象笏成为朝廷大臣。至此,祖母对孙儿的鼓励和深远的爱意通过层层铺写已达高潮,一个长者关切晚辈前途命运的形象十分突出而鲜明。
寥寥数笔勾画爱妻的爱。爱妻是作者生活中的伴侣,是作者感情另一寄托所在。作者同样不去叙写她在生活上如何细心关照自己,如何知书达理,温柔缠绵,而是写她对自己前程事业的关心。写的不是洞房的浓浓爱意,而是书房的淡淡书香。爱妻也是非常贤淑的女性,关心在四书五经中苦作舟的丈夫,经常来书房看望,虽然只有一句“时至轩中”,但爱妻的细心体贴足可想见。爱妻非常关心学问方面的事,谦虚好学,追求上进,“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丰富自己的学识,学习本领,希望能够对丈夫的事业有所帮助,以特殊方式表达对丈夫特别的爱,足见伉俪情深,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胜过万语千言。
一篇短文,几次补增,长时写就,可见作者心情之复杂,对写此文之慎重。此文已不是用文字书写,而是饱蘸三代亲人的浓浓亲情用自己脉脉流淌的心血落笔写成。三位亲人,三代女性,组成了一个爱的空间,如月亮一般皎洁,如太阳一般温暖,在冷漠自私的现实世界中,时时慰藉作者凄怆的心灵,成为作者永恒的怀念。
其实,三代女性所表达的情爱,乃现实生活中之所常见。她们对子女的爱、对孙儿的爱、对丈夫的爱,这种人间真情,为我国历代女性所拥有。她们十分平凡,没有惊人之举,没有豪壮之语,但她们爱得真切,爱得朴实,爱得实在。因为爱,而使得她们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因为爱,而使得作者干涸的心田得到滋润;因为爱,而使得作者妙笔生花,将爱情种子流传后代,滋补华夏子孙。
可惜作者只能在绵绵无绝期中,永远咀嚼品读这些美好的人物与感情。此乃作者之不幸。不然,如此慈母,怎会在他幼小之时离他而去了呢?如此爱妻,怎会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舍弃他呢?如此坚忍大智的祖母,怎么没有再等到他科举成功的那一天?上天偏要来考验作者,使作者饱经忧患,然后写出如此哀怨感伤的千古佳作。假若一切调过头来,又是否一样的结果?
而现实中阴冷的一面,又继续存在。一个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已经不再。叔父之间你争我夺,自私自利,只顾过自家的小日子。南北相通的大院子被一堵堵围墙割裂开来,变得封闭而狭小。连各自的家畜和家禽都互相猜忌,“东犬西吠”,真是令人寒心。作者自然生出对丑恶的厌恶,益发留恋已逝的美好人物。可天违人意,该去的不去,该留的永逝,因而注定此文基调必定哀怨伤感,也注定此文必定千古留名。至此,我们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代女性的光辉而将男性置于旮旯里去的缘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