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月色纯真迷蒙奇迹 |
分类: 心莲小说 |
http://s4/mw690/002tq2Oxty6FNMXJavxd3&690
文/飘雪心莲
潮声隐到月色中去了,沙滩上她和他面对面地席地而坐。
他滔滔而语,讲述着他那些并不光彩的故事。她凝眸恭听着,她的思绪被月色和潮声凝住了,她完全沉在他的故事里去了,在她的脸上忽而有一份忧,忽而有一份愁,一份悲或一份喜。
望着他,望着他那洒脱不羁的神态,她开始恍惚起来,“这怎么会呢?”她一点也不敢相信自己,在这个月色朦胧的月晚,她竟和他在一起,他,啊!一个流氓,一个乡里出了名的流氓头子。其实,他只不过二十三岁,有一张年轻而漂亮的脸,潇洒中透着强悍和桀骜不驯的神态,当他的嘴唇轻轻地吐着一缕缕烟圈时,他的神态是那么轻松而自然,眼睛竟是有点醉意,而又有点迷蒙。旁若无人,又安详自如。
她怎么也不会相信他会是一个流氓。然而他是流氓,这是整个坷桥乡公认的,不可置疑的。
她与他第一次相见,是在一家小卖部里。他把洗葡萄的水用手指轻轻地弹在她的脸上,她没有恼怒,他那挑逗性的微笑中似乎含有一种魔力,一下把她抓住了:她既没有像那些浪荡女人一样和他打情骂俏,也不像有的女孩那样骂他“流氓”。她只是平静地回眸一瞥。奇迹出现了,他那油滑的嘴脸,顿时变得尴尬起来。当她试图回到飘渺的境界,另一瞥时,他已悄悄离去。
她是一个多么文静的女孩啊,纯洁温柔,她绝对不是那种风骚的女人!
当暮色游移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带着她来到这个空无一人的海滩上来了。茫茫月空,寂寞无声。身边是一个流氓,她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竟有如此大的胆量。当他讲完了平日的所作所为以后,她对他的行为一边表示出憎恨,一边又表示出同情,她像法官一样,神情严肃而庄重地劝他要“浪子回头”
“你是一个有魄力的青年,只要你能改好,你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出乎意料,他竟完全答应了她一定重新做人。她感到欣慰,她觉得自己此时是一个很有用的人,如果他能改好,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然而,风云突变,还在一切都很平静的时候,还在她不经意的时候,他俯过身去,突然间吻了她。这是她预料之外的,也是预料之中的。对于他,总不能避开“流氓”这两个字吧!
“你怎么能够这样?”她生气地大喊,她使出全身力气挣脱,然而他那有力的手臂紧紧的钳住她,使她喘不过气来,那是怎样的一种拥抱啊,粗犷、有力、无论她怎样喊,怎样挣扎,他仍然无动于衷。急切之中,她的眼泪纷纷落了下来,她多么后悔自己来到这里。她怪自己太幼稚、太天真,她不应该忘记他是一个流氓,她以为他并不那么太坏,其实他只不过是给人一种假象,看上去那么仁义。是的他不会改好,他是流氓,千真万确,名副其实,一个货真价实的大流氓,他骗取了多少女孩子的心,现在又要让她成为众多女孩之中的一个。多么可耻!他真有手腕。她心里狂呼着:我完了!
“你忘了吗?你刚发过誓”她不再挣扎了。
“我爱你”,他的眼睛盯着她,似一团火。
“不,我不漂亮、不活泼,不……我不是你追求的对象。”她心里好惶恐,她对他说的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他要能改好,除非半夜出太阳。一切都是枉然,枉然啊!
突然间,他低下头来,慢慢松开手,低沉地说:
“求求你爱我,我是个受过创伤的人,如果你以为我是个流氓,而不爱我,我该多么伤心!爱我吧,你会改变我的命运的。”
她呆了,茫然了,竟一时不知所措,她想抱住那颗受伤的头颅,去温暖它,感化它,但是她又一惊。不!她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警告她:他是一个流氓,无论他说得多么好听,那些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掩饰之辞,他在演戏!是的她怎能去爱一个流氓,她心中的偶像不是一个文雅而又有才气的有为青年吗?她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这不可能!”
如同一声霹雳,他的脑袋耸拉下来。一刹那,他又恢复了那种快活和自然的神情,他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从今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他耸耸肩,抛下一个调侃的微笑,释然走开了。
这一切来得那么迅猛,而又飘然即逝,她处在惶恐和悲哀中。他没有伤害她,她感到一份释然,突然间,她开始惆怅和寂寞起来。为什么他走的时候,她会这样心神不定,他不是没有伤害你什么吗?为什么又这样想他,想他那潇洒的神态?想他那迷蒙的眼睛?还是想象着他改好后的模样?他真的对你没有一点吸引力吗?她的脑子膨胀起来,逐渐逐渐地变大,他走得那么轻松,那么不负责任,一种被玩弄的感觉涌上心头,她朝着他的背影大喊一声:“站住!”她很很地盯着他,走到他跟前“你,你……”可是,她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睛充满醉意迷蒙,象一个无底深渊,她想自己要坠进去了。
她狠狠地甩了甩头,轻轻将手伸进他的胳膊弯中……
发在内刊的小说处女作
附:陈烈鸥老师的点评:
一口气读完了王秀娟的《潮声》和刘开仁的《人性的呼唤》,象咀嚼一枚才从枝头摘下的沾满朝露的橄榄。虽有些苦涩,却又让人感到口齿生香。如果残缺是一种美的话,那么不成熟的青果的那种苦涩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这两篇习作所选取的题材虽大相径庭,但它们所揭示的主题却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以“人性”为核心去谋篇和展开矛盾冲突的,又都是在“人性”告捷的凯歌声中结尾的。对于尚在学步中的初学写作者,是很值得一读的。
先说说王秀娟的《潮声》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竟然对一个原本是流氓的“他”动了心。她那“忽而有一份忧,忽而有一份愁,忽而有一份悲,忽而又有一份喜”的心态,使人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冷汗,但她却是很有些胆识和威慑力量的。在与那个原本是流氓的爱情纠葛中,她是“上帝”,主动权无疑操在她的手里。
“写什么和怎么写”,是小说创作的老话题。题材无禁区,什么都可以写,关键在于怎么写。那么王秀娟是怎样写这种为人很难理解的爱情的呢?
一、作者针对这一为人难以理解的题材,确立了一个大有廻旋余地的主题——笔者将它归纳为五个字:“人性的回归”具体点说:是以少女纯真的爱和金石为之开的情怀,唤起人性的复苏和回归。这一主题,为设置情节提供的一个广阔的空间,信手执笔,便大有文章可做了。
二、作者为上述主题选取和设计了符合人物性格的细节和情节。他是个流氓,“在整个坷桥乡是人们所公认的”但“他有一张年轻而漂亮的脸,潇洒中透露着强悍和桀骜不驯的神态”。她可能被他的外表迷住了,但并不完全。这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当她与他在一家小卖店里初次相遇,他用洗葡萄的水挑逗她时,“她只是平静地回眸一瞥……当她试图回敬另一瞥时,他已悄悄离去。”原来他的人性并没有完全泯灭,他还是有药可救的。这才是她迷恋于他的主要缘由。若不,她与他便是一丘之貉了。
故事是从海滨的沙滩上潮声中的幽会开始的。“他滔滔而语,讲述着他那些并不光彩的故事。她凝眸恭听着,她的飘然的思绪被月色和潮声凝住了……”显然这是爱情的伟力和神力在起做用。作者懂得怎样去披露一个少女的内心躁动——她是以“静”去展示“动”的。如果鹦鹉学舌,请来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丘比特,写些什么,她被那支金箭击中,就无新意可言了。
三、对上述主题的开掘深化和将情节推向高潮,主要是通过两次拥抱。第一次他拥抱她,“那是怎样的一种拥抱啊!粗犷、有力……急切之中,她的眼泪纷纷落了下来……她将成为众多女孩之中的一个”但峰回路转,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内心撕搏和深沉的出自心灵的独白”,他耸耸肩,抛下一个调侃的微笑,释然走开了。这是继小卖店后第二次离她而去,作为人性的复苏和对人性的自省,后一次比前一次要深刻得多,也正是由于这种复苏和自省,才有可能触发第二次拥抱——“她狠狠地甩了甩头,轻轻将手伸进了他的胳膊弯中”主题完成了,文章也就漂亮地结束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有着比较好的文字功底,开头的“潮声隐到月色中去了,沙滩上她和他面对面地席地而坐。”之所以潮声“隐”去,是因为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从开头到结尾,文笔流畅,语言简洁,洗练,不失为学员习作中的优秀之作。
但也必须指出,《潮声》并非尽善尽美,明显的缺陷是人物的意念多于人物的行为。这是因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她”和“他”观察,研究和理解得还不够。在展开部分中的一些地方,只好靠说理去过度。作为小说仅具雏形,对女主人公爱上男主人公心理演变写得还不够,依据也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主要情节——小卖店里的第一次相见和沙滩上两次拥抱尚有待进一步展开。
作者是一位二十才出头的农村姑娘,涉世未深,当然不会有太多的经历和阅历,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写出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来。希望多思改,勤观察,苦读书,常练笔,在这一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