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群书治要360/敬慎 治乱/www.amtb.tw: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五刑者,谓墨劓膑宫(宫下旧有割字,刪之)大辟也。)而罪莫大于不孝。要(一ㄠ)①君者无上,(事君,先事而后食禄,今反要君,此无尊上之道。)非②圣人者无法,(非侮圣人者,不可法。)非孝者无亲。(己不自孝,又非他人为孝,不可亲。)此大乱之道也。」(君不忠,侮圣人言,非孝者,大乱之道也。)(卷九 孝经)
【注释】①要:要挾、胁迫。 ②非:抵毁、讥讽。
【白话】孔子说:「古代五刑所属的犯罪条列,有三千条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胁迫君王的人,是眼中没有君王的存在;抵毁圣人的人,是心中没有礼法的存在;诽谤行孝的人,是心中没有父母的存在。这三种人都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五刑者,謂墨劓臏宮(宮下舊有割字,刪之)大辟也。)而罪莫大於不孝。要(一ㄠ)①君者無上,(事君,先事而後食祿,今反要君,此無尊上之道。)非②聖人者無法,(非侮聖人者,不可法。)非孝者無親。(己不自孝,又非他人為孝,不可親。)此大亂之道也。」(君不忠,侮聖人言,非孝者,大亂之道也。)(卷九 孝經)
【註釋】①要:要挾、脅迫。 ②非:詆毀、譏諷。
【白話】孔子說:「古代五刑所屬的犯罪條列,有三千條之多,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脅迫君王的人,是眼中沒有君王的存在;詆毀聖人的人,是心中沒有禮法的存在;誹謗行孝的人,是心中沒有父母的存在。這三種人都是造成天下大亂的根源。」
http://s11/middle/871be3c94d743d6eb369a&690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五刑者,谓墨劓膑宫(宫下旧有割字,刪之)大辟也。)而罪莫大于不孝。要(一ㄠ)①君者无上,(事君,先事而后食禄,今反要君,此无尊上之道。)非②圣人者无法,(非侮圣人者,不可法。)非孝者无亲。(己不自孝,又非他人为孝,不可亲。)此大乱之道也。」(君不忠,侮圣人言,非孝者,大乱之道也。)(卷九 孝经)
【注释】①要:要挾、胁迫。 ②非:抵毁、讥讽。
【白话】孔子说:「古代五刑所属的犯罪条列,有三千条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胁迫君王的人,是眼中没有君王的存在;抵毁圣人的人,是心中没有礼法的存在;诽谤行孝的人,是心中没有父母的存在。这三种人都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五刑者,謂墨劓臏宮(宮下舊有割字,刪之)大辟也。)而罪莫大於不孝。要(一ㄠ)①君者無上,(事君,先事而後食祿,今反要君,此無尊上之道。)非②聖人者無法,(非侮聖人者,不可法。)非孝者無親。(己不自孝,又非他人為孝,不可親。)此大亂之道也。」(君不忠,侮聖人言,非孝者,大亂之道也。)(卷九 孝經)
【註釋】①要:要挾、脅迫。 ②非:詆毀、譏諷。
【白話】孔子說:「古代五刑所屬的犯罪條列,有三千條之多,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脅迫君王的人,是眼中沒有君王的存在;詆毀聖人的人,是心中沒有禮法的存在;誹謗行孝的人,是心中沒有父母的存在。這三種人都是造成天下大亂的根源。」
http://s11/middle/871be3c94d743d6eb369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