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泰坦尼克号》中看中西方爱情观及文化观的差异

(2011-08-06 20:58:47)
标签:

杂谈

分类: 10-11年大一心情之暑假

              从《泰坦尼克号》中看中西方爱情观及文化观的差异 

                                                                            ——孙亚非

       今天是七夕,老天也很给面子的飘起了雨,似乎嫌人间不够热闹,来渲染一下节日的气氛。既然老天爷都这么给力,那自己当然应该好好过七夕喽,毕竟以后一个人的七夕快进入倒计时了http://cnc.qzs.qq.com/qzone/em/e113.gif。七夕就选个爱情片看呗,目光定在《泰坦尼克号》上,以前看过片段,也听过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只是没完整地看下来,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完整地看一遍。

       听别人确实不如自己去看,当我完整地看完《泰坦尼克号》,有的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又一次的震撼,更多的还有对电影中情节的一些小小的思考。趋势很令人感动,罗丝和杰克之间的爱情故事无疑令人感动。本片以“海洋之心”这专门王室用的钻石贯穿了影片,以老人罗丝的回忆为线索,叙述起来情节娓娓动人。甲板上的邂逅,压抑的富家女与乐观的穷画家的初遇;一起在狂欢,罗丝体会到了无限的欢乐,忘记了忧愁;傍晚在晚霞的照耀下手握手站于船头上,听海风,看彩霞;慌乱之中手的紧紧相握,彼此抓紧......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的情节,当罗丝已经上到救生艇时,她又从救生艇上跳下来,选择和杰克在一起,伴着音乐声,眼泪不知不觉留下来。尤其是结尾,当杰克与罗丝一起落入海中时,杰克鼓励罗丝勇敢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又一次被感动。罗丝真的做到了,她勇敢地活了下来,学会了杰克所说的骑马,去沙滩上晒太阳,去玩刺激的过山车......

       这部电影传达出了东西方爱情观及文化观的差异,首先说爱情观,当罗丝和杰克双方喜欢时,罗丝和杰克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罗丝很大胆,开放,敢于去追求自己喜欢的。面对未婚夫的咄咄逼人,面对未婚夫的千方百计地阻挠,面对母亲的要求,她依然是坚持着。西方人普遍有这种的精神吧,西方国家大多临海,思维也就有了一种冒险意识,骨子里就有了一种大胆意识,开放精神。东方人就不同,内敛,即便有的感情也愿藏在心底,尤其是女孩子,不敢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婉约,含蓄。这一点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爱情观,直接与含蓄。再之是文化观,电影中传达出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就是罗丝的未婚夫陷害了杰克,但是他却活了下来,杰克却死了。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文化观,死的应该是罗斯的未婚夫,“恶有恶报”,杰克应该活下来,“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电影并未这样设计,这一方面有电影本身巧妙地构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电影的结尾是罗丝松开了杰克冻僵的手,如果按中国人的思维,罗丝应该和杰克一起死,就像虞姬为霸王而死那样,这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但罗丝选择的是活下去,她记得杰克说过的话:“Never give up no matter what happened”,是啊,为了爱着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能选择更好地活下去呢,去完成爱人未完成的事,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从罗丝确实也收获了挺多,敢于尝试新东西,敢于反抗,这一点很值得学习。作为女孩,强大起来,哭的时候不伪装,笑的时候要灿烂,对得起自己,做个真我。而且我挺羡慕杰克的,他游历过那么多的地方,即使条件不大好。或许西方人个个都是探险家旅行家吧,向杰克学习,在以后多旅行,旅行不是远离故土,而是把一个个的旅行串起来,串成一个园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把它带回家,用回忆来储存。我发现有些东西是文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也不是录相机所能记录的,唯有回忆,会永远永远......有人也许会问:“永远有多远?”我的回答是:“永远——在心中,在记忆之外,在记忆之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