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2011-08-03 08:29:03)
标签:

木兰围场寻碑记

摄影

旅游

北京坟协

分类: 晨小牛旅游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清代的木兰围场位于今河北承德围场县境内,距北京360KM车程。如今提起围场,人们熟知的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红山军马场。偌大的围场县境内,分布着72个小围,康乾时期的木兰秋狝大典是在这72围间轮换场地围猎的,使得动物有一定的时间休养生息,可见当时也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的意识。木兰围场建立于康熙年间,蒙古各部捐献牧场作为皇家猎场,进入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乾隆皇帝好文事,在数次来围场围猎过程中,留下很多诗句,并将这些御制诗文勒石立碑。围场的七块御制碑中,除木兰记碑是嘉庆皇帝所立,其余都是乾隆皇帝建立的。

    记得2007年初次了解到围场这七块碑和一处摩崖题记,就萌生了去寻访考察的愿望,无奈当时条件所限,北京到围场虽然有长途车可以到达,但是这七块御碑在偌大的围场县境内十分分散,除非自驾,否则即使到县城包车前往也是很困难的,很多立碑的地点不通公路,离村子也比较远,汽车基本上无法到达跟前,还需要徒步爬山。所以,当时在网上查询资料,七块御碑的高清照片几乎没有,很多还是翻拍的图书上的黑白照片,这就更增加了围场七块碑的神秘感。

2009年10月,坟协借考察元上都、多伦诺尔汇宗寺、善因寺回程的机会,顺路寻访了七块碑中离公路最近,保存也最为完好的两块御碑——入崖口有作碑、木兰记碑。

次年5月,补充考察多伦诺尔两寺后,再一次踏上围场县的土地,寻访其他的御制碑。因为地图上根本没有这些石碑的准确位置,之前查询的资料一般也只记录村名,但是到达村子一问才知道,石碑往往还要往山里再走2-3公里,还要徒步上山。这次寻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距离永安湃围场殪虎诗碑仅仅1200米,天已经黑了,我们不得不放弃。第二次寻访,拍摄了于木兰作诗碑、古长城说碑、虎神枪记碑及摩崖题刻,确认了永安湃围场殪虎诗碑、永安莽喀诗碑的位置。

2010年中秋节假期,在总结了前两次考察寻访的经验,紧密计算了行程安排后,坟协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三辆车14人的围场寻碑队伍出发了。

    在此,将综合了坟协三次寻访围场七碑的经验、路线记录如下,也为想去的朋友节省时间,少走弯路。时间安排合理的化,基本上两天还是能把围场七碑看全的。但是想去的朋友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不是越野车的话,要做好累计徒步爬山30公里的准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像去往永安湃围场殪虎诗碑和虎神枪记碑根本没有路,基本上是在河床上行车,如果你是家用轿车,为了还能平安回到北京,建议适时停车徒步为妙。

 

第一天行程:

三车14人早7:30在开放环岛集合休整,7:45正式出发

 

第一站:于木兰作碑

从开放环岛到石桌子乡碑梁沟马厂村共260公里,其中大概2小时能到丰宁,再2小时能到碑梁沟

从村子到碑徒步往返大概是2.6公里,也就是说11:30开始上山,最晚1点回到车里准备上路,否则很容易耽误后边行程。

 

于,木兰作我不知道中间是否能加那个逗号,不过,我个人觉的这样看比较直白。此碑立在群山之中一峰之顶,想要到达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记的那天,我们将车停在村南,准备徒步上山,后来听松园说,山梁的西边有一条路,按道理梁哥的越野车是可以过去的,虽然绕点远,毕竟可以节省体力,所以,梁哥便让在场的所有女士与他的朋友老郑上了车,准备开车登顶,因为座位有限,剩下的人只能暂时徒步,到了岔路口等待梁哥回来接。

我们一路颠簸大概有五分钟的路途后,道路中间出现了突起的泥块,即便是越野车也很难过去。我们全部下来,从野地里找到工具将泥土尽量清平,梁哥运用娴熟的技术顺利过关,我们几个也欢快的再一次上了车。但没开多远,也就几十米的距离,梁哥再次把车停了下来,我们随后过去一看傻了眼,道路由于前些天下雨的缘故,中间竟然裂开了一个将近一米的大口子,车子无论如何也是过不去的,想要过去就要冒着轱辘陷进去的危险,经过激烈的讨论过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时间紧迫,绝对不能冒这个险,所以,掉头回去了。

这个时候,徒步的朋友正好也赶到了岔路口,我们汇合后一起徒步登山,向于木兰作碑挺进。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山脚下是当地农民种植的土豆田地,土豆们因被暴晒变的发青,这样的土豆基本就不能吃了,看着这成片的青土豆心里还真不是滋味儿。

过了土豆田道路开始渐陡,我们钻进一片树林就算走上了攀山之路。田哥患有风湿病,带着全套的D3X设备,累的够呛,但他还是跟在大家后面绝不掉队,并且时不常的还给我们抓拍两张,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同行的伙伴佩服不已。

穿越树林的时候,我们的精神状态颇好,因为那个环境有点像原始森林,我们如同一群林中雀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就这样欢快的走了没多远,路开始陡峭,大家也停止了交谈,此时耳边只有无数的脚步声和喘气声。

我实在坚持不住了,问松园还有多远,松园之前5月份来过一次,轻松的说,到了这个山的山顶会出现一条土路,穿过土路就快了。听到这个话,大家信心百倍,都期待着那条土路的出现,果不其然,大约10分钟之后,我们站在了土路上。我以为马上就能看到于木兰作碑的身影,可谁知道,松园指着土路另一边的一座山说,顺着路走到山顶就看见碑了。当时我们立马崩溃,但他一再强调没多远,我们只得继续前行。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刚才那座山我们是从阴面开始攀爬的,所以还算凉爽,但眼前的这个山我们却是从西向东爬,处于半阳面,走起来格外的晒,大家基本没走几步就蔫头耷拉脑了。就这样大概又过了15至20分钟的样子,我们才到山顶,也终于看到了此次行程要探访的第一座御笔碑,于木兰作碑。

此碑立在山顶之上,处于围城县与隆化县的交界之处,这里曾经是所有清代皇帝进木兰围场的必经之路。我们一行人凑到碑前四处观望,四周环山起伏,景色秀美,一片又一片的树林呈现出百年前得原始状态。

碑身高近三米,为乾隆十六年所立。碑身正面为五言古诗,就是我们所说的‘于,木兰作’。此碑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破坏,左边碑体已经不复存在,而是由水泥进行了修补,不过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左边的碑边还在,此碑左右两边还分别刻有一首诗,与中间的‘于木兰作’共三首诗,均出自乾隆手书。

中间的‘于木兰作’主要是描述清朝开辟木兰围场以后,各民族都团结一致,并亲如一家,并且强调了满清习武的风俗。左右两首记载的是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和卓木叛乱功绩,由此也可看出,清政府对于每年到木兰围场狩猎这一习俗的高度认可。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小贴士:

GPS导航设定为围场县石桌子乡碑梁沟村,进入山谷后沿水泥路一直往里开,放心没有岔路,一直到水泥路尽头的马厂村,如果你不是越野车,建议停车,否则即使一路托底也未必能开到山顶。以前好像有承德的朋友开QQ竟然上到碑跟前,可是我去过两次,那条能走车的大路全是坑,很难想象车怎么开上去的。要是徒步上山,有小路可抄近道。路线如图中黄线,朋友们可以参考。

 

第二站:永安拜围场殪虎碑

从碑梁沟出发到要路沟村共46公里

如果开的是轿车,看碑大概需要徒步往返5公里,如果开的是越野车,看碑也就是上山往返一公里多点儿路。

到达碑梁沟可能是1:40左右,如果不耽搁,至少4:00要回到车里准备上路,否则很容易晚上在围场找不到住的地方。

注意:中途可以顺便看元代半截塔

 

看到松园写的围场路书才了解‘永安’即沙子,‘湃’解释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沙子地上射虎的意思。

就是这样一款名为‘沙子地上射虎’的碑让松园第一次拜访就历经坎坷,最后还没看成。据他描述,上次将车开到河滩,由于沙地会陷,所以只能将车停在距离碑所在山至少几公里的地方,然后开始徒步,这样的情形让第二次去的我们难以想象。

我们到达河滩的时候,水流虽不大,但也是无数条的涓涓细流所组成,普通的家用轿车行进会出现向下陷的情况,所以只能将车停在河滩边上。但梁哥开的是越野车,很轻松的就穿越了河滩,并可以一直沿着河滩向里挺进,行驶过程中,溅起的层层水花让车里的我们异常兴奋。我们大多数女士又沾了光,可以先行到达碑所在的山坡下面。其余的人则徒步前往,待梁哥把我们先行的人放下再去接他们。

车子顺河滩走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水花四溅的情景始终伴随着我们,就这样大概行驶10分钟后,出现了一个小的岔路口,当时对讲机没有信号,我们选择了向右行驶,不幸的是,判断错误,所以只能返回到岔路口。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再次回到岔路口,我们试图用对讲机与后面的人联系,但始终没有信号,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叫喊声,我们顺着叫喊声看去,一辆农用三蹦子由远至近的向我们行驶过来,再仔细一看,好家伙,这帮子后边的人都在三蹦子上呢。农用三蹦子开的是‘嘎嘎’的,车上人笑的是‘嗷嗷’的,一个又一个的发型是‘杠杠’的,这样的画面逗的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笑弯了腰。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大家汇合后,向岔路左边走去,没走几步就到了山脚下,接下来又要开始爬山了。

这次爬山不同‘于木兰作’,那个有树林是土地,这个不但没有树林,竟然还是沙地,越往上爬沙子越多,脚底下不住打滑,就跟进沙漠没什么两样。爬到山顶累的大家气喘吁吁,我便没有马上凑到碑旁边去,而是向南俯视四周。四周的风景依然秀丽,但我却发现只有我们脚下的这个山是沙山,其它都郁郁葱葱,草木旺盛的,这简直太神奇了。也许通过多年来当地政府的治理,此地周边已经开始生长一些植被了,这样可能也是缓解沙尘天气的危害。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虽立在山顶,却是个舒服的地方。首先碑的下面不再是让人打滑的沙地,而是土地;其次,就在碑的斜后方长有一颗茂盛的古松,能够替它遮风挡雨。

走近碑身,不由一身冷颤,上面结了许多虫子茧,让人看着那么不舒服。还有,此碑碑身基本就剩下一条,其余全由水泥浇筑修补。不过碑盖上的一圈蔓草龙纹还是老的雕刻,十分古朴漂亮。

看完‘永安湃围场殪虎’碑,已近黄昏,围场的夕阳美不胜收,我们或是站着环顾四周,或是坐着小憩片刻,都各自享受着难得的放松,坟协一路走来,还没有经历过这样大规模的长途跋涉进行考察,今日这样的壮举必须列入史册。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浩浩荡荡的木兰围场寻碑记【上】(行车攻略+百张图片)
小贴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路线及注意事项:如果当天1点能从‘于木兰作’碑停车处碑梁沟出发,导航设定半截塔镇要路沟村,沿111国道经过46KM车程后到达,从国道转向要路沟村小路的路口,地标建筑是一座加油站,走加油站南侧小路东行200米左右,向北穿过国道下的桥洞,沿水泥路一直向北。请注意,这段水泥路有部分路段起伏很大(排水需要),请注意车速,否则容易戳到前保险杠而发生危险,切记!

导航到要路沟村后,向西驶下水泥路,穿过河床(去了两次,5月、9月,家用轿车可以涉水通过),一直是土路加沙地河床。进沟2公里后,再次穿过河床,家用轿车略显吃力,最好还是越野,如果担心车过不去的话,就可以找地方停车了。

到达下3号(应该是要路沟村下辖的生产组),远远的就能望见山顶上的石碑了,边上还有一株很精神的松树。如图找地儿停好车开始徒步吧,我曾经试图再往里面开开,因为河床上有车辙,以为可以走车的,后来发现那都是三轮农用车压的,三轮不会托底,而我差点儿没出来,沙地嘛,会陷!沿河床从下3号到达上3号,开始爬山,这确实是个很费体力的活儿,走了那么远,而且爬沙山和爬普通的山是不同的感觉,沙山更累!

       如果是秋天去,到达永安湃围场殪虎诗碑时应该是下午4点左右了,此时光线正是最好的时候,从石碑处向南望去,围场气象万千,令人陶醉!想想当年高宗皇帝在此围猎射虎,山林间放佛还能听闻声声虎啸,和八旗将士们山呼万岁的声音。从山上下来,返回国道,应该趁天色还亮,顺便看一看半截塔镇的元代砖塔,镇子因塔而得名,塔如今圈在小学院内,和门口老师傅沟通一下还是能进院看看的,塔的南侧是好几株老榆树,树冠茂密遮天蔽日。我们当时在此做了休整,最重要的能上男女分开的正规厕所!

 

第三站:围场广源商务酒店

从要路沟出发到围场广源商务酒店大概有41公里

围场广源商务酒店地址:围场县围场政府后小粮库对面(电话0314-7518789)

免费提供网络及网线,需要自己带设备,不支持wifi

 

更详细的攻略见北京坟协《木兰围场寻碑记》路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