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参与商务谈判的九大注意事项
(2012-12-08 01:29:21)
标签:
商务谈判谈判技巧非诉律师杂谈 |
分类: 律师技能 |
文/王荣洲
律师是法律专家,并不是商务谈判的专家,律师所接受的法学教育,甚至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并没有专门商务谈判的训练,但律师又会被聘请参与各种涉及法律风险的商务谈判,所以律师非常有必要知道并掌握一些商务谈判的知识。非诉律师因为项目需要经常参与商务谈判,自然经验更足;诉讼律师的非诉项目也会涉及商务谈判,因为参与机会相对较少,商务谈判经验相对不足。本文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律师参与商务谈判的注意事项,更多的不是经验的总结,而是实实在在的失败的教训,是从多次失败中修正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关于谈判人员的忠诚问题。作为客户聘请的律师,你代表的只能是客户的利益,所以必须恪守职业操守忠诚于客户。一个谈判项目有时跨度好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谈判双方经常在一起接触、交流,私下里还会吃吃喝喝的,慢慢的自然就熟悉了,这时候心中一定要紧绷着一跟弦,那就是绝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
律师本来就话多,到哪都喜欢交流、沟通,话多就容易坏事,如果碰上对方是一些谈判高手,律师会在不经意间被对方下套,泄露己方的谈判目标、报价底线等机密,这时候己方在谈判中就会非常被动。所以律师在参与谈判时一定要把好自己的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底线在哪,如果不想死的很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咬住自己舌头。
律师不宜作为主谈人。谈判总的来说是个商务活动,律师参与其中主要为其控制风险,以及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把关,从而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在实务中,有些客户公司并不具备参与商务谈判的专业人士,他们认为既然花钱请律师了,律师不是号称专业人士吗,那就让律师作为主谈人参与谈判吧。客户的这种想法其实对律师的角色定位认识有所偏差。
如果客户委托律师作为主谈人,那律师一定不要嘚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死的越惨,千万不要觉得是superman什么都能,要知道你只是个律师,也就懂点法律,能扮演好法律风险管理者的角色已经很了不起了,你并不具备商业判断的综合能力。律师千万不要瞎拍板做主,从而给自己带来风险,遇到商务条款、工程条款这些非法律条款谈判时,要做到多听多汇报,让客户来决策;遇到法律条款谈判时才可以多发表意见,尽情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准,让客户感觉钱没白花。
一个缺乏计划的谈判一定是盲目的,计划得依据谈判目标来制定。参与谈判的团队成员根据自己负责的领域制定出工作计划,然后再汇总成谈判提纲。制定计划时一定要具有灵活性,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为促成交易,工作计划得为妥协让步留有操作空间。参与谈判时,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谈判提纲一条一条往前推进,这样不会乱,忌讳想起什么谈什么,这样谈判效率会非常低。这些本来都是常识,可惜常识往往最容易被我们遗忘。最反感的就是谈得都差不多了,就快定最后方案了,你到临末又加个事项来谈。方案是在整个谈判事项基础上确定的,你临时加项目,不是简单就只针对你临时加的这个项目谈,可能整个项目都得推翻重新谈。
律师通常是法律条款的主谈人,那事先就得和客户协商好法律事项的谈判提纲,并得到客户的确认,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都罗列出来,分清楚哪些是必须要坚持的,一旦被突破,谈判就可能要中止,甚至终止;哪些是可以争取的,实在争取不了,看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哪些是可以放弃的,这个地方让步了看是否可以在其他方面争取权利。实践中,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法就是双方围绕一方或双方事先准备好的合同草案所列条款事项来一条一条的谈,根据谈判需要再对谈判事项进行增减。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大哥该何时出场,该怎样出场。如果你是大哥出面去谈,因为你能拍板,所以对方会要求你当场做决定,这样你就可能会被动。你虽是大哥有最终的拍板权,但你拍板的决策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听取下面汇报,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基础上得出的,你在没有听取相关建议的基础上就当场拍板,往往会变成了武断。如果是由律师出面去谈,律师只要敷衍一下说,这个问题我定不了,我得回去汇报一下再回复,这样就会有一个缓冲的考虑时间,在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再给予回复。实践中,即使大哥出面参与谈判了,也可以不在谈判现场,可以在隔壁房间,等汇报再做决策,这样就争取了一个缓冲的考虑时间,所以说大哥需不需要出面谈,以何种方式出面谈也得看情况。关于大哥出场的问题,我们需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在效率和安全发生冲突时,我们选择安全。
谈判时最怕遇到的谈判对手就是半调子谈判对手。他要真不懂吧,你说什么他信什么,哪怕有所怀疑,你解释一下,他也就信服了,但他半调子,你说他不懂吧,他冤得慌,他确实懂一点;你说他懂吧,他又是半瓶醋。这种人沟通起来非常费劲。半调子的特点就是不懂得妥协让步, 殊不知,除非一方谈判地位绝对强势,否则双方谈判就是一个相互妥协让步的过程。他考虑问题非常全面,呼啦呼啦把所有风险点都在合同中体现出来,而且不愿妥协,觉得少了哪个条款都会有灭顶之灾,除非一方绝对强势,否则对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合同条款。真正专业的表现应该是知道所有风险点,也知道其发生概率,守住底线基础上,可进可退,不纠缠细枝末节。
律师执业技能中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记录技能。客户搁那胡侃半天,误以为说清楚了,这时律师就得具备抽丝剥茧的能力,把客户的谈判结果进行提炼,并迅速、准确、全面地记录下来,并当场转化为合同条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过一条,算一条”,减少变数,提高效率。这样的律师不但业务能力要过硬,还得具备快速反应准确表达的能力,这种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得刻意去训练。
律师参与谈判总结工作的书面载体主要是制作谈判备忘录,谈判小结,并最终形成合同等法律文件。每轮谈判结束时,要把这轮谈判双方确定的事项整理出来得到双方的确认,并以备忘录的形式予以固定。还得把下轮谈判需要沟通的事项事先通告对方,以便事先做好下轮谈判准备。下轮再谈判时,已经确认的东西就不要再啰嗦了,就对未确认的东西进行谈判,把双方谈判的成果都固定下来以后,尽快形成法律文件,然后配合对方律师对合同条款进行一一确认,最后形成定稿。
沉默也是一种伪装的方法,你要不懂,你可以选择沉默,而不是一开口就露馅,你沉默,别人有时还不好判断你的深浅,反而会使自己处于一种相对有利的局面。老练的谈判高手深谙此道。律师一般都觉得自己很能,觉得客户花钱请自己了,自己得劳动有形化,得冲锋陷阵,再加上律师本来就喜欢呱啦呱啦说,如果不注意其实是很容易掉进陷阱的。对方沉默本来就是想摸底的,想来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便供自己决策时参考,逢一经验不足的律师,那不得开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