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幼儿急疹,我这个新妈妈也是毫不含糊的,早就认真学习过了,虽然不能说完全透彻,但也是基本了解也早有心理准备了,我也是一个学习型的妈妈哦,自我夸奖一下O(∩_∩)O~
就在上次豆妈感冒的时候,周日晚上妈妈开始打针,严重的鼻塞、咳嗽、发烧、头晕头痛,可是周二(2012.3.13)的晚上,当妈妈搂过豆豆给豆豆喂奶的时候,突然感觉小家伙的小手很是发烫,再摸摸脑袋也很热--豆妈知道豆豆发烧了。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豆豆被妈妈传染了。吃过奶小豆豆又睡着了,早上醒来发现豆豆的状态还是很好的,依然很开心。于是豆妈和豆爸就商量着,先观察看看。白天一天里豆豆都是很热的。
星期三晚上,豆豆还是在发烧,睡得不是很安稳,小手摸着妈妈的身上,很烫,豆妈忍不住给她量了体温37.2度,还不是很高,妈妈就用清水抹了抹豆豆的手心和脚心,豆豆依然能够睡着,豆妈也就安心的睡着了。星期四的一白天豆豆的状态还好,但是明显的不开心,不让放在床上,就让抱着,即使抱着也哼哼唧唧的闹情绪,胃口也不好,平时最爱吃的粥,也不想吃,就是吃妈妈的奶,而且有稀便(不严重)。
星期四晚上发烧还在继续,可以睡,但醒的次数明显增多,豆妈量过体温38.5度,知道该降一下了,于是把早就准备好的退热贴用上了,清水擦手脚,虽然豆妈开着弱弱的灯光,尽量自己照顾豆豆,但是豆爸最后还是醒了,看着豆豆烧成这样,起来准备,给豆豆洗了一个温水澡,温度很快降了一些。白天豆豆的状态依旧,情绪欠佳,食欲不好,稀便。
豆爸沉不住气了,说要给豆豆开点药吃,但是豆妈不同意,因为豆妈开始觉得豆豆是被妈妈传染了,因为期间豆妈的感冒一直没好,但越观察越有些怀疑,豆豆没有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唯独发烧,加上豆豆的月龄,豆妈跟豆爸提出豆豆可能是幼儿急疹。但是豆爸说:“看你感冒这么严重,而且这次感冒都已发烧咳嗽为主要症状,就给豆豆吃点药能怎么的呢,都烧成这样了,已经超过38.5度了,我也不给她开抗生素,只是小中药,.......”豆妈看着豆豆的样子,加上这个“专家”的苦口婆心,妈妈有些妥协了,于是带了口服的小中药回来。
星期五晚上睡前给豆豆吃了药,其实豆妈很不情愿,但是也希望豆豆今晚不那么难过,夜间依然,豆豆体温到38度,但还是可以睡觉。这样星期六早上和中午又给豆豆吃了两次药。上午妈妈加班,给小姥打电话,说豆豆体温降了下来,问有没有出疹子,小姥说没有。
星期六下午豆豆情绪明显好多了,大姥小姥都安心了很多,这么多天的发烧,不是豆爸豆妈坚持,大姥和小姥早就坚持不住了,担心的不行。数数日子,豆妈晚上洗澡前特意关注了豆豆的出疹情况,豆豆前胸后背满是红红的粟粒状的疹子。“出疹子了,出疹子了!”豆妈看到好开心哦,看来豆豆真的不是感冒。药自然也就不吃了。于是妈妈就给小姥打了“预防针”:明天豆豆的疹子会更多,而且胳膊、腿还有脸上都会起,食欲依然不佳,而且还会有稀便的,要完全好可能要下周二周三去了,不要担心。小姥听这妈妈说的无比神乎,好像能预知未来一样,不过至少心里有了些底,不用再担心孩子发烧烧坏了。
编后话:
这次幼儿急诊,在豆妈感冒的伪装之下,的确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但自始至终豆妈的头脑中都悬着幼儿急诊这根弦。因此也多了几分淡定,一点儿没有乱了阵脚。
幼儿急诊有着固定的病程:通常发热三天(豆豆发热三天四晚),可达38度以上,期间宝宝食欲不好、情绪欠佳、有稀便,第四天热退疹出,疹子先从前胸后背后扩散到四肢及面部,热退第二天宝宝依然稀便、食欲不好,要完全恢复要一周左右。记得有人说过宝宝得了幼儿急诊,新爸爸新妈妈将可能第一次体验育儿的不眠之夜。豆妈为此做了充足的心里准备,但是豆豆似乎还不错,虽然发热,睡的不稳,但是依然可以睡着的,得病期间晚上从来没有惊动大姥小姥,即使是睡在一个房间的豆爸也还是睡的不错的。
因为幼儿急诊多发生在6月龄到2周岁的宝宝,如果宝宝无任何诱因的发热,无其他感冒表现,多为此病,除体温过高可选择高物理降温以外,不需任何处理,即使用药也不能改变整个病程,并发症很少,而且宝宝得过一次将终生免疫,再不得幼儿急诊。很多妈妈看到宝宝这么高烧,就担心起来,然后会看医生,打针吃药,等出了疹子,就很难确定这是幼儿急诊还是药物过敏引起的药疹了,所以作为新爸爸新妈妈的我们真的要向多面手的方向发展啊,多多学习,当心里有底了,遇到时自然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过分担心,而且宝宝也可以免于不必要的打针吃药之苦。
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成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