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岚思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伊萨卡岛

分类: 织锦。。。 |
『悠岚思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伊萨卡岛
这几日还是在看老范行军的《与海明威一起出海》,这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笔记,不单单是写《老人与海》,而是解剖了海明威的生活及命运,这是大多数人的命运:孤独、伤痛、坚持、失败、信仰以及妥协。这些人生的命题,我们谁也逃不过。
一如作者所说:有时,在他们受伤的地方,我们也曾在那里忍饥挨饿,悲泣流泪。
《老人与海》里描写老人离开大海很远时有句话“随后他回头一望,陆地已没有一丝踪影了。这没有关系,他想。我总能凭着哈瓦那的灯火回港的。”
哈瓦那的灯火,是老人在历经孤独、等待、疼痛与寂寞后,最后的盼头。那是心里温暖的家。虽然家里也没人,门迎风开着。可是,终究有一张柔软暖和的床。
人在受伤的时候,家里的床、窗帘、椅子、灯光、厨房的味道、墙上的照片,都是疗伤的药。
荷马史诗《奥德赛》流传至今,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返乡——奥德修斯经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之后,归家途中船碎深海,被女神卡吕普索救起又阻留孤岛,尽管女神“温柔的照应他”,并答应他“长生不老”,还是改变不了他“胸中的心意”。如果没有家,如果不能回去,长生也没有了意义。每天,他都“眼望苍茫喧嚣的大海,泪流不止”,渴望“从故乡升起的缥缈炊烟”——伊萨卡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伊萨卡岛。
只是,离开的太久太远,就再也没法回头。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会知道,转身就会是一辈子。我们始终以为,只要回头,就可以看见来时路。只要愿意,就可以随时回去。
当我们受伤,当我们疼痛,当我们自己舔砥伤口,展开的翅膀却再也合拢不了,只能持续的不停的飞。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飞翔的姿势,不懂的该如何站立,一旦停下就意味着倒下,以及失去。
每次,打电话回家,听到老妈的声音,都会忍不住喉头哽咽。可是,不能说,不能说。我们都是放飞的鸟儿,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鸟巢。
读到荷尔德林的《返乡——至亲人》,止不住热泪盈眶:
老人,凭着哈瓦那的灯火回去,而我们,那一座伊萨卡岛,已经离开多远?
|
前一篇:『悠岚思存』生活如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