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翻倍股”的上涨规律

标签:
资讯选辑 |
分类: 股海潮汐 |
大盘在3360点一线第二次遇阻
2020-11-16 09:08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乔尔•帝纳波利
上证指数过去两周冲高回落。今后两周它可能会如何发展呢?下面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周线图(见图1):
http://image.hongzhoukan.com/202011/20201114020509874.jpg
从周线图上我们看到,大盘“十•一”假期之后守住3190点未破,高开高走,10月16日那周回升到周线汇聚压力区域F5=3360/COP=3377一线,10月23日那周在这个汇聚压力区域掉头走出空头吞噬反转K线组合,10月30日那周空头“双重穿透”反转信号。依据几周前专栏的分析,“大盘可能将跌破3190”。不过大盘没有立刻大幅下跌,上周在COP=3214处出现强力反弹,本周第二次到达F5=3360一线的汇聚压力区域处再次遇阻拉出一根长上影阴线。大盘目前仍处于震荡状态中。大盘今后两周除非收破上述汇聚压力区域走出“双穿失败”信号,否则仍然大概率将跌破3190点。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日线图(见图2):
http://image.hongzhoukan.com/202011/20201114020524570.jpg
从日线图上我们看到,大盘上周自三次支撑它的帝纳波利点位XOP=3210强力反弹,本周冲高到汇聚压力区域F5=3360/OP=3379后遇阻连续4天下跌,本周五跌到接近MACD预测指标线的位置。大盘下周将是选择方向的时刻,如果收破COP=3250,它大概率将跌破XOP=3210,然后导致它跌到复合汇聚支撑区域OP=3173/F3=3147处。大盘在那里如果能强力回升收在XOP=3210之上的话,它将有望自周线盘整区域下沿结束盘整。否则,它则可能大幅下跌到XOP=3026或F5=2956 一线再寻机反转。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小时线图(见图3):
http://image.hongzhoukan.com/202011/20201114020541598.jpg
从小时线图上我们看到,大盘本周一跳空高开后持续拉升,进入超买状态,然后遭遇帝法压力点位密集区XOP=3378~OP=3378后立刻掉头持续大跌,本周五收盘时已经接近F5=3278的位置。这一带是大盘可能反转回升的位置,但它如果不能在这里走出多头反转形态的话,它可能将跌破XOP=3210。
总的来说,上证指数今后两周如果不能突破3360点的话,它大概率将跌破F3=3190。本栏之前的下述分析依然有效:“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大盘处于上升格局中,今后几周如果守住支撑点位F3=3190,它仍将去冲击叠聚压力区域F3=3487/OP=3494/F5=3518;但如果3190失守,它将继续回撤到F5=3147、F3=3069、XOP=2996或F5=2956后结束调整再次上升”。
下周A股将面临重大变盘!
2020-11-20 17:44:40 来源: 金融界网站 作者:中产投资
周五两市全线收涨,下周将迎来重要的变盘时间窗,是再向上冲一波还是直接掉头向下展开主跌浪将有答案。
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0/11/weixin/one_20201120174446653.png
周四判断周五大盘震荡或收涨,而只要不是大涨或大跌都不重要。沪指冲破了一个小阻力,下一目标将指向3387点,下周密切关注能否突破。强势突破则将冲击3558点,否则将形成小双头,震荡结束后将掉头向下。
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0/11/weixin/one_20201120174448657.png
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0/11/weixin/one_20201120174450658.png
创业板继续上冲,创业板综指再度冲击此前的震荡平台即此前的反抽高点,目前在阻力位处回落并震荡,能否突破就看下周。周四我们已经说过,创业板4个月以来都是震荡市,KDJ指标的J线低点基本对于指数的低点,而如果规律延续,那么日线级别上涨将再度展开。不过震荡时间已经很长,规律能否延续还是存疑的。
现在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就等一根大K线即可。周日是小雪节气,下周一、二就很可能出现变盘。向上则意味着各指数都将向此前的高点发起冲锋;而向下则意味着震荡格局将就此打破,月线级别主跌浪就此展开。
虽然长线坚定看空,但存在矛盾之处,短线的变盘方向还是不太敢下定论。例如酿酒板块依然维持强势还没有倒下;创业板技术指标发出见底信号,规律不能排除还会延续。此外就是美国疫情如此严重美股却依然补跌,显示多头还不想放弃。而道指期货30000点一点不差就是大顶也存疑。而另一方面,自3月以来全球股市上涨已经持续8个月,到了重要时间窗,时间、空间规模都比较大了,接下来掉头向下的可能性就很大。此外,11月通常都是A股容易见顶的月份。方向不用猜,等待谜底揭晓顺势而为即可。
东北证券:预计明年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初期
2020-11-14 22:05来源:财联社
21年市场趋势为慢牛,理由如下:
(1) A股整体二季度以来的盈利改善仍在持续过程中,2021全年A股盈利增速预计在10%左右;
(2)21年A股在慢牛环境下预计微观资金面相对20年进一步改善,其中居民、内外机构资金流入等仍是核心;
(3)风险偏好的最大变量是海外宏观流动性预期变动,包括新冠疫苗的进展以及国内去杠杆等的扰动;
(4)长期慢牛的核心逻辑未变,包括科技创新需要直接融资、全球收益率下行使得内外长期资金持续流入,预计21年进入牛市第二阶段初期,上证指数3800点后再上看1000点。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115/e68361a17c2941cbb4a1407700180da0.jpeg
2020-11-18 18:51:07来源:投研派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419只个股涨幅超过2倍,2019年有300只个股当年涨幅超过100%。
平均下来,一个月会有30-40只“翻倍股”。所以,这两年要在A股找到翻倍机会,是十分容易的。
这些“2倍股”有一个明显特征:强者恒强。
比如山西汾酒,2019年股价涨了158.65%,今年又涨了206.65%(红框)。还有像春风动力、恒立液压、蓝思科技、中科创达等龙头股,都是“今年翻倍、明年再翻倍”的走势,赚钱效应十分夸张!
这类股票完全做到穿越牛熊,甚至可以一年动一次。未来5年的强者将在3个方向。
巧合的是,3个方向和今年“翻倍股”的所属行业一一吻合。拆分来看,今年翻倍股里有29家半导体,23家国产软件;20家食品加工、51家医疗保健;有24家新能源,26家专用设备。
所以,”聪明资金“基本提前布局了3大主线。下一个5年来看,2021年是布局翻倍股的最好机会。
那么,2021年怎么找到这类“翻倍龙头股”呢?
参考2019年、2020年大概700只“翻倍股”的大数据调研,发现它们有3个上涨规律:核心行业、精品市值、优秀业绩。抓住这些规律,相信你也能轻松找到。
第一、核心行业爆发“翻倍股”
譬如国内5G部署加速,行业龙头领先全球,仅仅5G基站就将增多280万站;还有物联网, 2020 年物联网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 2.93 万亿美元,保持年均 25-30%的高速增长……
重点关注5个行业,5G、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物联网、新零售,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是千亿市场,也是明年2倍股的“蓄水池”。正所谓水大,鱼必然大。
第二、精品市值:小公司涨得更高
大部分龙头股启动时,它的流通市值都低于100亿。理由很简单,个股盘子越小,资金拉升速度更快,更容易翻倍又翻倍。比如11月超级大牛股——金徽酒,启动时总市值才78亿左右,现在涨到了233亿。轻松破了3倍!
第三、优秀业绩:强者恒强的“秘密”
参考400多家“2倍龙头股”数据,过去3年业绩增速的中位数分别是22.29%、26.87%、24.72%。今年三季度,业绩依然保持39.92%增速。所以,公司盈利越好,基本面越扎实,越容易得到资金追捧。
比如红外测温龙头大立科技,因为疫情影响,今年三季度业绩飙升270%。而且,2018年和2019年业绩分别上涨81.95%、147.4%。它的股价从2019年开始启动,一年多上涨了300.5%!
(业绩支撑之下,大立科技跨年加速拉升)
格雷厄姆的理论是否适用于A股
2020-11-21 12:33来源:数据宝
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的理论:股票有其内在价值,股票的价格都是围绕着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换言之,高价股能保持稳定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内在价值要超过了其当前的股价,真相是否如此?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2a78ba7f98cf44faa417bd4c8c4502b8.jpeg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宁愿持有少数自己非常了解的优秀公司,也不愿意持有大量的平庸公司。与海外资本市场相比,A股市场成立时间要短很多。那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是否适用于A股市场?
笔者以最简单的方法来验证,A股市场上市超过10年,且过去10年(2010年至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大于0的66家公司来看,66股最近10年股价全线上涨, 九成以上个股跑赢同期大盘,翻倍个股占比超过七成,立讯精密、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贵州茅台等11股涨幅超10倍。
另外可以发现,过去10年净利润增幅越高,股价累计涨幅就越高,过去10年净利润增幅均值超过50%的个股近10年股价平均涨幅超过9倍,其中立讯精密过去10年净利润增幅均值超过55%,其近10年股价累计超过28倍;净利润增幅均值位于30%至50%个股近10年股价平均涨幅超过8倍,而净利润增幅均值低于10%个股近10年平均涨幅不到1倍。
综上来看,坚持价值投资,坚定持有优质公司的投资策略是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这种投资回报或许不能在短期内显现;但从长期来看,在“股价围绕着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驱使下,上市公司股价必然会朝着其价值靠拢。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25da545199d64417b1b78874446ca561.jpeg
格雷厄姆成长估值检验:11只股未来成长估值高
事实上,熟悉格雷厄姆的投资者都知道,价值投资理论中有一个最经典的成长估值公式:合理股票价值=当前收益*(8.5+2*预期年增长率),其中预期年增长率指公司未来的年增长率,8.5代表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格雷厄姆用几十年的实战经验证明了该成长估值的可行性,同时格雷厄姆也强调一家公司如果每年能维持8%的业绩增长速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据此计算出24.5倍(8.5+2*8)的市盈率,不过能一直维持8%增速的公司也是少数,而增长率是股票的核心。因此格雷厄姆的投资观点认为:25倍以下市盈率的公司更适合投资。
数据宝对以上公式的参数进行优化,当前收益取过去5年每股收益的中位数,预期年增长率取机构预测2020年至2022年增长率中位数,其中2020年至2022年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长率均大于0,且相较上一年波动范围不超过20%(2021年较2020年,2022年较2021年)。经过计算,当前估值低于25倍的个股有且仅有66只。
按照成长估值公式计算发现,当前股价低于成长估值个股有57只,而这57股中2015年至2019年净利润增幅均大于0,且最新持股基金超过10家,成长估值较当前股价溢价超过10%的仅剩11股,主要分布在电子、建筑装饰、医药生物等行业,包括万科A、联美控股、大华股份等。部分个股的成长估值较当前股价溢价较高,像柳药股份溢价率超过1.5倍,中国中冶溢价率超过95%,其中柳药股份2020年至2022年机构预测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
公用事业行业仅有联美控股1家,公司最新收盘价13.9元,按照成长估值计算其内在价值接近20元,溢价45%以上,其2020年至2022年机构预测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5%,广发证券在最新出具的公司研报中表示供暖季全面开启,联美控股属于被低估的细分赛道龙头,维持“买入”评级并给出了18.33元的目标价,可见成长估值计算出内在价值的参考价值较高。
http://p6.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bdb54a19ea14437bb0f6b11c1fe37296.jpeg
价值投资并非神话,业绩稳定增长是核心
至此,数据宝从数据角度粗略研究了价值投资的可行性,价值投资理论并非神话。毕竟A股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市场有效假说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不可能100%操作正确,因此在追求价值投资、以及格雷厄姆成长估值公式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
支撑股价上涨的最核心动力还是在于业绩,但也不完全依赖于业绩,公司的估值、所处环境甚至品牌知名度都可以成为公司稳定长远发展的基石。好股不愁不涨,对于一家长期优质且被大众认可的公司,不管是其品牌还是股票都愿意有消费者或投资者买单,同时也能成为国内、国际知名机构重点持有对象。
短线游资操盘新特征
2020-11-21 01:45来源:证券时报
科创板和创业板(以下简称“两板”)实施注册制改革以来,正成为各路资金“淘金”的重要阵地,不少短线资金“阻击”二级市场的玩法悄然生变。
记者从多路资方采访获悉,部分短线游资操盘“两板”个股的模式与主板市场迥异,甚至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整体来看,分散持股、快进快出成为不少短线资金的重要特征,部分个股在单日内就实现了“吸拉派落”。
游资快进快出
“现在我们更愿意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股票交易,这是一个利润大、阻力小的新方向。”华南地区某私募负责人海建对记者表示。从今年8月开始,海建所在私募机构在选择标的股票时,科创板和创业板活跃股成为主要关注标的,其中单月对部分活跃的创业板个股进行了总计数千万元的交易。北京地区某投资机构负责人王可也对记者表示,9月以来自己操盘的股票池首先集中在创业板上。“我操盘的资金数额在千万元级别,每天都会进行一定规模的T+0交易,由于创业板股票具有高波动率,在创业板里做T成功率相对较高。”
海建和王可都表示,创业板中的低价股,早已进入他们所相中的标的池。以保力新、华谊嘉信等为代表的低价股,都曾在8月有过一波凌厉持续拉升的行情。在海建等操盘者看来,这或预示着创业板的牛市特征。“按照以往A股规律,牛市大多会消灭10元以下低价股;熊市则往往消灭不少百元以上的高价股。”他对记者分析说。
这种预期吸引了不少资方尤其是短线资金进入创业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资方并没有连续捂股待涨,而是通过快进快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大表征是,不少资方更热衷于在创业板市场中进行T+0操作。
倚天投资负责人林翔对记者介绍,“我们的资金从今年8月开始,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生态而做出改变,现在我们采用的是分散持股、快进快出的模式。”林翔举例说,自己操盘的资金于9月初在台基股份股价跳空高开时进行了快速建仓,买入首日进行了多笔T+0,次交易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时悉数获利了结。
这种操作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部分个股的交易公开信息之中。以天迈科技为例,自2020年10月底以来,公司股票已经出现过3次20%的单日顶格涨停。在此期间,作为游资大本营之一的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大概率开启了多轮T+0操作,其中在11月9日,该营业部买入591.35万元,登榜买入金额前五名营业部的第四位;同时还进行了总计517.69万元的卖出操作,登榜同日卖出金额前五名营业部的第五位。此外,在英可瑞等部分公司披露的龙虎榜单中,前五大营业部都出现了特定比例的买入金额和卖出金额,大概率也是全部进行了当日做T的回转操作。
市场新特征
“以前通常好几个月才完成的吸、拉、派、落,现在我更愿意一天之内就能够完成这个流程,这有利于资金周转率保持高位运转。”王可对记者介绍。王可认为,部分资金乐于做T,有两大背景:一方面,多数股价表现活跃,创业板公司流通股本和流通市值偏小,单日做T收益较高;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市场的“放量行情”,使资金做T和出货相对容易。
今年下半年以来,创业板成交额呈现放量特征,创业板日成交额曾超过4000亿元,一度超过规模远远更大的上证成交额。林翔分析说,“创业板和科创板在成交量、涨跌幅限制等方面都有相对优势,近期包括英可瑞、晨曦航空等部分个股在内,短期涨幅能很快达到1倍,这在主板市场是不可能实现的。逐利属性和追求效率的原则下,资金更乐意参与其中,自己所操盘的资金,也在部分个股中充当了‘涨停敢死队’的角色。”
创业板波动率的加大,以及这种快进快出模式的采用,也必然伴随着较大风险。不少资方也对此形成了自己的应对之策。海建介绍,除了分散持股、快进快出之外,还需要对业绩和解禁等方面作出提前综合分析。同时加大对创业板公司的调研力度,“只有在调研确认基本面的基础上,再参与此类题材型创业板公司的短炒,心里才有底。”
这种短炒的“不恋战”心态,与“两板”市场所呈现的不少新特征相吻合。
一方面,不少“两板”个股虽然实现了单日涨停,但是与此前通常会在涨停次日继续冲高不同,不少个股却在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大幅低开、股价表现萎靡的新特征。以英搏尔为例,11月以来,公司已经分别在10日、13日和20日出现3个单日20%涨停,不过从此前两次的后市特征来看,次日均出现股价低开、杀跌、收阴。这种走势还体现在天迈科技等多只个股身上。
另一方面,即便连续涨停的个股,托市资金也实现了大换血。以ST金刚为例,作为目前创业板市场中遭遇ST的4只个股之一,公司11月17日和18日连续两日收出20%涨停。不过从披露的龙虎榜来看,两个交易日中的主力买方资金,除了东财拉萨团结湖第二营业部外,其他全部换了个遍。
差异化路径
王可承认,自己没有长线资金有耐性、有理性。“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后,游资尤其是‘打板客’,更倾向于做创业板股票;从我们接触到的部分长期资金来看,价值投资资金是不会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市场博弈短线的,不会急于参与,表现出一定的耐心和定力。”实际上,即便是创业板和科创板通常都具备流通市值偏小的特征,但是这两个板块在股价表现和资金打法上也存在差别。
以新股上市为例,创业板康泰医学上市首日波动幅度高达30倍,金龙鱼、中胤时尚等个股也都在上市首日收出单针上穿的冲高回落走势。而在科创板方面,以福光股份为代表,在经历了首日大涨、短期回调之后,很快再度高举高打,沃尔德、交控科技等公司也沿袭了这一套路。
海建认为,这与资金对于“两板”规则利用有关,两个板块对于102%或98%的价格笼子申报规则有所不同。
多数短线操盘方对于这种新模式和新特征感到兴奋。王可认为,“创业板改革激活了市场,未来肯定会造就更多的私募高手、散户高手和民间高手。”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投机性”干扰了市场生态,扩大了投资风险。光大银行金融分析师赵华对记者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股票走势强弱主要还将由公司基本面所决定。白马股很少涨停,但股价却屡创历史新高,反映出优质股必然受到资金偏爱的法则。对长期资金来说,其实更看重业绩与投资回报的确定性,而不是交易规则的差异。”
赵华指出,无论是科创板的推出还是创业板改革,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棋至中局,为了保证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监管层大概率会不断优化制度,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本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揭秘本周聪明钱
2020-11-14
13:20
上周提到的“主力资金高抛低吸”在本周再度获得印证,沪指在逼近3400点压力位时掉头向下连跌4天,又回到震荡区间的中位3300点附近。全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又出现大额净流出,累计净流出金额为403.83亿元。
从单日超大单主力资金流向来看,周一沪指拉出放量阳线,有229亿元涌入,创出10月13日以来近1个月的净流入金额新高。不过周二沪指进一步新高逼近3400点后,连续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出逃220亿元,周四流出势头明显收敛,但周五再度出现140亿元净流出。由此可见,3200点~3400点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震荡区间,主力资金相应的操作方向或有迹可循。
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97054ae957c0444cb9e23ea6ccc3b907.jpeg
▲近20个交易日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流向
而从近半年内的21个交易周来看,本周超大单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处于较低位置。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436f5d1b06204c6e8b0208bb31ee1522.jpeg
▲近半年内单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流向
本周,两市被主动净买入超过1亿元的个股较上周大幅减少为158只;被主动净卖出超过1亿元的个股大幅增加为493只,显示市场热点较少,人气不佳。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6a3dd9902c444c44bf772c6d238bfcaa.jpeg
▲本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净主动买入前10只个股
与上周的情况一样,医药股仍然是重点抛售对象,4只医药股名列前10位之中。
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48d5ac044f0a4cf181a3c3c47821a313.jpeg
▲本周两市超大单主力资金净主动卖出前10只个股
从申万一级28个行业的特大单主力资金流向来看,市场情绪再度冷却。
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040b181d98b04d2da70d747771096603.jpeg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主力净流入金额排名
两融余额新高后回落 融资客逢低重拾医药股
在11月6日至本周四的5个交易日中(周五的两融数据将由交易所在下一交易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公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在1.5万亿元关口上方继续快速上行,并且在周二再度连续创出5年多以来的新高,不过之后出现小幅回落。
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14ea846fa067494d9ceac2c5fe239956.jpeg
▲近20个交易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变动
在个股方面,融资客的喜好恰好与主力资金相反,被主力资金净卖出居首的复星医药被融资净买5.7亿元居首。复星医药周四公告称,控股子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BNT162b2的临床试验获批。类似的,恒瑞医药本周也因两款治疗癌症的药物获临床试验批准,被融资净买入5.4亿元。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c6aa5a343958471a94a9d4bc052a0067.jpeg
▲本周融资净买入前10名个股
在融资净卖出个股方面,标的比较散乱,但是多以各行业的龙头白马股为主。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1114/7bcd6be987594c9f9db54eebf5263497.jpeg
▲本周融资净卖出前10名个股
一周沪深股通动向
2020-11-21 08:02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55.1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4.40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9.29亿元。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1f220b93321446e088f243232ac6b2fd.png
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个股共有746只,北上资金加仓比例超1%的有717只。其中,许继电气(000400)加仓比例最为明显,最新持股比例8.61%,环比增加5.00个百分点。其他北上资金加仓比例较多的个股还包括仙鹤股份(603733)、欧普照明(603515)、兖州煤业(600188)。
http://p7.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87e4506da303491e926c8d78dd03201b.png
按照北向资金增持市值排序,中国平安(601318.SH,收盘价:84.54元)增持市值最大,增持市值18.086亿元,环比增加3.04%。其他北上资金增持市值较多的个股还包括兴业银行(601166.SH,收盘价:19.02元)、隆基股份(601012.SH,收盘价:66.89元)、先导智能(300450.SZ,收盘价:65.2元)。
http://p5.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aa80d0856b6c48d48b70be1444ddaeed.png
本周北上资金加仓的行业共有17个。其中,采掘行业加仓最明显,北上资金持股数环比增加10.83%。其他北上资金加仓较多的行业还包括钢铁、休闲服务、化工。
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2a32db28c9ed408288af3e5113460f87.png
北上资金连续4周买入88个股。
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1121/fa65f6b5933b4b129b5d7a8c30268dd3.png
*榜单已剔除计算区间内涉及股权登记的个股
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
2020-11-17 17:46:53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股票统计历年数据,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可以追溯到2011年,从当年12月开始,已经召开了19次策略会,其中开会首日大盘下跌出现了17次,比例高达89.5%!而在首日未下跌的2018年中期策略会和2019年策略会上,则在第二个交易日出现了下跌的情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47/96C8A96194223BF5F66D79E5E800A37530150DEC_w500_h339.jpg
不得不说,历史上有一次暴跌让市场真切的感受到了招商策略会魔咒的威力。
2015年6月16日,招商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的开场白就是:“感谢各位能够坚持来参加招商的策略会,我们相信大家都做好了应对才来的。”当日,早盘先是沪深两市双双跳空低开,沪指开盘跌破5000点;创业板则继前日重挫5%后,早盘也一度再跌逾5%。而午后,沪指一路震荡下行,至收盘最终失守4900点。而创业板指收跌2.85%,溃败3600点。盘面上各板块几乎全线下跌。个股走势惨淡,逾百股跌停。一句调侃,竟成了市场的梦魇。很多投资者也自此谈“会”色变。然而魔咒终究只是“玄学“,策略本身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招商证券距今最近的一次策略会是2020年5月28日-6月12日举行的中期策略会,如果将时间节点放在总体行情中,市场正处于突破疯涨的前夕,招商证券在对2020下半年的展望中指出,疫情冲击过后二元经济结构分化更加明显,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定价逻辑在发生变化。如果经济预期回升,利率转为上行,则以金融为代表传统板块有望在下半年迎来重估,新兴行业当前整体估值相对合理将会出现分化。下半年指数将会继续震荡上行,行业层面建议关注金融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科技领域中确定创新领域和消费领域估值受疫情压制的可选消费领域。
而事实也证明了,正是大金融概念的启动,拉动市场突破3000点,并一路冲高。
据统计,6月12日至7月13日的近一个月内,沪指由2920.9点上涨到3443.29点,涨幅达17.88%。点燃了市场的热情。但随后,A股好似失去了动力,持续保持在箱体震荡中,距今已超4个月。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47/5011BAB5FE36914CF2D1B40263B248109447D7A0_w500_h161.jpg
招商证券的年度策略会明天开讲,目前在研报中,对于2020至2021的投资策略,招商证券认为:2020年四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将会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改善趋势,并将在2021年一季度达到本轮盈利周期高点,随后落入盈利放缓通道,但整体利润中枢相比2020年将会出现上移。基于行业景气度变化可关注以下行业配置方向,
主线一:海外供需缺口将促使我国出口继续改善,关注海外需求扩张且对我国依存度高的领域,如家具、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精细化工品等;
主线二:库存低位且需求向好的行业可能涨价,关注大宗商品、地产后周期消费品等;
主线三:疫情受损板块如出行服务和线下消费具备较大反弹空间,如航空运输、景点、机场等。
同时,中信也发布了2021年的A股展望:
A股在2021年的慢涨“三部曲”。
1)从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市场都将处于轮动慢涨期。在此期间,国内基本面明确修复,海外基本面预期随着疫苗接种而强化,宏观货币环境偏松,市场上行动能较强。
2)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市场整体处于平静期。在此期间,基本面预期上修已比较充分,内外货币政策正常化成为关注重点,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落地,市场相对比较平静。
3)明年四季度市场将进入共振上行期。在此期间,发达经济体基本走出疫情阴霾,国内基本面增速放缓,内外循环充分修复,全球权益市场正向共振。
A股半导体封测概念股
2020-11-17
04:24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封测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2023年将达到400亿美元。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装分会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内规模以上的IC封测企业有105家,并在BGA、CSP、TVS、WLCSP、SiP、MCM等先进封装技术已经实现量产,且占国内总销售额的比重达35%;但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与全球领先的封测厂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但受益于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封测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本土封测市场将会快速增长;加之A股科创板和创业板相继试行注册制,一定规模以上的封测企业将有望快速打开上市通道,借助资本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装分会统计,2019年年度前30家封测行业排名中,内资与合资企业有13家,除去已经上市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时创意电子、涌矽电子等封测厂商也已开始IPO前期工作;与此同时,利扬芯片已于日前成功登陆科创板,气派科技、蓝箭电子正加速IPO进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封测厂商登陆资本市场,A股将会涌现出一批批优质的半导体封测概念股。
为了更直面的了解国内封测厂商业绩及发展状况,集微网通过对比A股已上市与拟上市的九家封测公司经营业绩、研发投入、产品技术等指标,初探各家公司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前景。
营收最高———长电科技
从营收规模来看,A股上市公司长电科技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238.6亿元、238.6亿元、235.3亿元,三年营收规模没有增长,反而微有下降。与之类似的是晶方科技、气派科技、蓝箭电子、大港股份,这几家公司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16/25cf339296f24604bfa5a0467daa339d.png
相对而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太极实业、利扬芯片的营收规模均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通富微电与利扬芯片,其近两年营收规模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也许整体营收不能反映封测厂商的规模大小,尤其是具有多种业务的太极实业与大港股份,其封测业务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而笔者也统计上述企业封测产品营收规模,看看哪家排名为最。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16/46f74cc7444d4d05945e56e156904101.png
长电科技选芯片封测业务;通富微电选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华天科技选集成电路业务;晶方科技选芯片封装及测试业务;大港股份选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业务;太极实业选择封装测试;气派科技、蓝箭电子、利扬芯片选取主营业务。
在封测产品营收规模方面,以2019年为例,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分别以234.46亿元、81.12亿元、78.61亿元分别位于前三甲。紧随其后的是太极实业、晶方科技、蓝箭电子、气派科技、大港股份及利扬芯片,其营收分别为22.8亿元、5.26亿元、4.86亿元、3.94亿元、2.49亿元及2.26亿元。
净利率最高———利扬芯片
在净利润方面,国内封测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具体到企业方面,除了长电科技、大港股份出现亏损之外,其他公司的净利润均为正。长电科技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9.39亿元、0.89亿元,三年总计亏损5.07亿元。而大港股份的2018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7亿元、-4.75亿元,三年总计亏损10.11亿元。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16/c4d2c0d391524ee18c4357b31665fd86.png
从近三年累计净利润排名来看,太极实业以16.13亿元居于首位,华天科技以11.72亿元紧随其后。其他厂商的净利润均小于3亿元,排在第三至第九位的分别是晶方科技(2.75亿元)、通富微电(2.68亿元)、利扬芯片(0.96亿元)、气派科技(0.96亿元)、蓝箭电子(0.61亿元)、长电科技(-5.07亿元)、大港股份(-10.11亿元)。
在净利率排名方面,以2019年为例,利扬芯片净利率为26.29%,为所有公司中最高。紧随其后的是晶方科技、气派科技、蓝箭电子、华天科技,其净利率分别为19.29%、8.21%、6.53%、3.54%;排在第六至第九位的是太极实业、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大港股份,其净利率分别为1.89%、0.38%、0.23%、-50.97%。可见,尽管利扬芯片、晶方科技、气派科技、蓝箭电子的规模较小,但其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公司。
毛利率最高———利扬芯片
在毛利率方面,大港股份从2017年51.87%,到2018年下降到至-10.51%,2019年再进一步下滑至-35.80%。据笔者观察发现,其毛利率下滑与子公司艾科半导体持续亏损有很大的关联,该子公司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亏损0.99亿元、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大港股份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大港股份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值,则公司股票自2020年年度报告公告后将存在被暂停上市交易的风险。而大港股份也于2019年将艾科半导体转让,以扭转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的局面。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16/b4a242ec9fe342e59d9a42f01d036333.png
长电科技选芯片封测业务;通富微电选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华天科技选集成电路业务;晶方科技选芯片封装及测试业务;大港股份选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业务;太极实业选择封装测试;气派科技、蓝箭电子、利扬芯片选取主营业务。
除了大港股份之外,其他八家公司毛利率均为正。其中,利扬芯片、晶方科技的毛利率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2017-2019年,利扬芯片的毛利率的为42.66%、39.25%、52.99%;晶方科技的毛利率为36.52%、25.86%、37.19%,明显看出这两家公司的毛利率高于其他公司。
从毛利率排名来看,以2019年为例,利扬芯片、晶方科技、气派科技分别以52.99%、37.19%、20.75%排在前三名,紧随其后的是蓝箭电子(20.26%)、太极实业(17.56%)、华天科技(16.41%)、通富微电(12.70%)、长电科技(11.09%)及大港股份(-35.80%)。
研发费用率最高———晶方科技
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除了大港股份之外,其他公司的投入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长电科技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84亿元、8.88亿元、9.69亿元,三年合计26.41亿元。通富微电、太极实业、华天科技累计投入分别为16.57亿元、13亿元、11.39亿元,均超过10亿元,保持较高的投入。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16/d7f40c167fc5465780dfd19f6a99cf5b.png
从研发费用排名来看,以2019年为例,长电科技(9.69亿元)、通富微电(7.05亿元)、太极实业(5.01亿元)、华天科技(4.02亿元)、晶方科技(1.23亿元)位于前五名,均超过1亿元。而大港股份(0.4亿元)、蓝箭电子(0.28亿元)、气派科技(0.28亿元)、利扬芯片(0.22亿元)位于第六至第九位。
在研发费用率排名方面,2017-2019年,晶方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38%、21.52%、21.99%,均超过15%,居于所有企业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利扬芯片,其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49%、9.08%、9.48%;排名第三的是通富微电,其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98%、7.78%、8.53%,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均超过5%,且呈现逐年增高的态势。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16/64811423400b4504b79ef34ea6ee2a0a.png
而长电科技、华天科技、气派科技、蓝箭电子的研发费用率处于中等水平。相对而言,大港股份、太极实业的研发费用率整体偏低。不过,在新产品技术布局方面,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明显领先于国内同行企业,而晶方科技、大港股份、太极实业、利扬芯片也加速向先进封测技术领域迈进,相对而言,蓝箭电子、气派科技当前还是以传统的封测产品为主。
未来,随着更多本土优质的封测厂商拟A股IPO,并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参与投资并购以及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在技术层面逐渐缩短与龙头公司的差距;同时,受益于市场需求提升和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有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资讯选录
创业板财务退标准如下:
(1)全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2)全年净资产为负;(3)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审计报告;(4)其他深交所认定情形。
http://p8.itc.cn/q_70/images03/20201113/f2b2f59355494f9881575eaa07c1a562.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47/0C5C028F2CDC2A2005231413F6A7EC958D765682_w900_h714.jpg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FF74DC90BA3918BDD23A10A7F3401F3BB6C44CA7_size994_w649_h11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