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偷”菜习俗
(2016-02-22 20:27:30)
标签:
元宵习俗偷菜 |
关于过年和元宵节的习俗,我去年曾写过《回忆儿时过年》的文章,今年又写了有关元宵节的喂树习俗。的确,元宵节是一个民俗文化特别丰富的节日。在两篇文章中,还少写了一个元宵习俗,就是元宵节的“偷”菜习俗。
在我的老家,流传着“八月十五偷老瓜,正月十五偷白菜”的习俗。今天是元宵节,就先说说“偷”菜的风俗。
就是在元宵节的晚上,吃过饭后,到邻家的菜园子里“偷”菜,其实也就是割一两小棵白菜或青菜回家,然后和米一起煮粥,大家一起吃。名曰偷,其实不是偷,象征而已,谁也不会偷多。即使被偷的人家也不会责駡,相反还希望人家骂几句,说这样会将邪气骂去。偷什么菜也是有说法的。大人“偷”白菜或青菜,说明要清清白白的;小孩则“偷”葱,说这样会聪明;而年轻人则“偷”芹菜,表示勤劳。
老家虽然流传这个习俗,但并非是年年元宵节家家的必须活动,相反实际“偷”的很少,只是偶尔为之。我小时候只“偷”过一次,而且还不是在自己家,而是在外婆家。
记得我八岁那年左右,是在外婆家过年的。元宵节的晚上,吃过饭后,我就和比我大五六岁的幺舅去“偷”白菜。幺舅拿了把镰刀,出门后,我们就去沟对面草山脚下的四外公家,其实是去“偷”他家的白菜。四外公家住的是土墙房,我们进门前将镰刀放在门边的墙缝里,进门后,围坐在他家火炉边摆龙门阵。大概半把个时辰起身离开。他家门前有一块菜地,种了白菜,长得不错,绝对是有机的。我们先就看好了要割的那棵,所以很轻易就隔起来拿回家。之后洗净,拿了些米煮了稀饭,每人喝了半碗。其实,晚饭吃的饱饱的,谁也不饿。第二天,还问是四外婆,昨晚你家白菜被偷没有?“就是你们两个鬼崽崽偷得,你还怕我不知道,你们来我家,我就知道你们要做哪样事了”,四外婆笑着说。
为了了解这两个民俗的内涵,我曾在看书时留意古代文人的诗词和著述,特别是宋代诗人苏东坡,他有一本书叫《东坡志林》,都是些短短的文章,随笔,内容丰富。里边有对过年习俗的描写,但写得较详细的是除夕夜的贺岁、馈岁和守岁等,没有元宵的偷菜。倒是在其诗歌中找到八月十五偷瓜的描写。说西南一带八月十五有“摸秋”的习俗,就是“偷”南瓜。还是现在网络方便,我轻易在百度里收索到了元宵节“偷”菜习俗的帖子。这一习俗,不光是贵州有,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都有。还把元宵节叫“偷菜节、偷青节”。并说元宵节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