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平度》2024年8月14日发文《无事此静坐》
(2024-08-15 10:52:21)无事此静坐
田秀明
苏轼的《司命宫杨道士息轩》里有这样的句子,“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我最是偏爱其中的“无事此静坐”一句,世事繁杂,纷纷扰扰,如果能偷得半日清闲,静静地坐上片刻,让躁动的心平复下来,便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静坐,或者是身体的放松。现实中的生活,家庭的琐碎,工作的劳累,难免会让人疲惫不堪。奔波忙碌之余,寻一片清净之地,静静地坐下来,看树叶在风中飘飞,听鸟鸣从枝头滴落,任时光缓缓流逝,最是轻松惬意的。让自己慢下来,让心情静下来,只是这么静静地坐着,内心会越来越放松,疲惫也会慢慢消失殆尽。
静坐,或者是精神的回归。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会不断地向前奔跑,不断地向上攀登,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身边最好最美的风景,忽略了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如果能安静地坐下来,让思绪一页页倒流,一点点回归,在静坐中品味生活,领悟人生,不仅是人生的乐趣,更是精神的回归。
静坐,或者是心灵的旷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关于诗,关于远方,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个梦想。静坐中,与自己独处,与书独处,既是一个人的清欢,也是梦想中的诗与远方。静坐愈久,读书愈多,眼界会越来越开阔,心灵也就更加的旷达。
汪曾祺先生小的时候,外祖父家有个待客的地方,南墙上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无事此静坐”,汪先生“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由此之后,先生也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
“一个人,看着一朵花慢慢地开放,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静坐对于诗人来说,总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诗意。坐对一朵花的开放,是一个人的风景,更是一个人的幸福。静坐一隅心自安,其实人就如同是暗流涌动的河流,内心总是不平静的,只有静坐才会让心静下来,回归清澈和澄碧的自己。
静坐,注定是人生的大智慧。无事此静坐,静静地等待,静静地思考,利禄之心淡了,疲惫之累散了,心境会随之变得湛然而明亮,生命因此而厚重,人生因此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