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日报》2024年4月29日发文《一夜薰风带暑来》
(2024-04-29 07:59:32)一夜薰风带暑来
田秀明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季节的脚步总是走得匆匆又匆匆,满目葱茏里,春光尚好,春色还浓,春天的柳绿还没有看够,春天的花红还没有香透,恋恋不舍中,季节已经走进了初夏。初夏浅浅的,浅得让人以为春天不曾离开,浅得让人以为夏天或者就是春天的样子。
带着对春天的眷恋,带着对春天的情结,夏天来了。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历书》中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也有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又名“春尽日”,表示着温柔缱绻的春天已经告别了舞台,接下来就是夏天热情似火的表演。
我的老家在苏中里下河水乡,家乡有立夏吃烧饼的习俗。立夏前一天的夜里,镇上大大小小的烧饼店,常常要通宵达旦地做烧饼,来买烧饼的都是提前一天,甚至是提前两三天就预订好了的,只为在立夏时能吃上一口烧饼。天一亮,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龙,烧饼刚一出炉,还未等到店家刷上一层油,就争着抢着伸手去拿,拿到手的,喜笑颜开地离去;未曾拿到的,抱怨两句,站到一边继续等着,好像不吃上一口烧饼就过不好立夏似的。
除了吃烧饼,家乡还有立夏吃蛋的习俗。“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之日,中午的饭桌上少不了有一盘韭菜炒鸡蛋,家里的大人还要给孩子煮上几个鸡蛋、鸭蛋或者鹅蛋。小时候,我们用五彩丝线编织蛋袋,装上一只蛋,挂在脖子上。我们最喜欢玩的是“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蛋破者认输,最后分出胜负。其实胜也好,负也好,到头来还是三下五除二进了我们的小肚子。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在《莲生八戕》一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冬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到了最后的生长期,夏收大忙在即。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读到过竺可桢写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里面说到一种俗称布谷的鸟,学名大杜鹃,在立夏前后总是能听见它的叫声,“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好像是在一声声提醒农家人,不要忘了田间的农事,割了麦子,就该栽插水稻了。
趁着春天才刚刚离去,趁着夏天才刚刚走来,去乡野间走上一走。阳光洒在人的身上,暖暖的,还带着些许的炽热;风吹过来,不再轻柔,不再软嫩,花香追风而来,还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浓郁。田头上的农家人忙碌着,忙着采摘,忙着耕作,一派繁忙景象,或者这就是夏天应该有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