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蒙晚报》2023年12月1日发文《夜读,星空中闪烁的眼睛》

(2023-12-01 10:29:32)

夜读,星空中闪烁的眼睛

田秀明

诗人苏轼倡导“读书有味在三余”,所谓“三余”,汉末学者董遇这样说过,“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皆为闲暇无事时也。”“三余”是平凡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也是读书人读书修为的美好时光。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喜欢夜读,夜读对于我来说,无疑于夜空里一双闪烁的眼睛,穿透沉沉的夜幕,文字里的世界在我的眼前那样洁净,那样明亮。

我的夜读习惯算起来应该是从小学时候开始的,我的小学是在家乡的小村庄上读的,那个年代好像除了课本,很少能见到其他的课外书,听说哪位同学有课外书,都要想方设法借来读一读。有时候刚刚借到手,后面想读的同学就催着来要,只能是到了晚上,就着昏黄的煤油灯,或者是躲进被窝里,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一页页地翻阅着。那个时候年岁尚小,书中的内容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但是那一本本书籍带着我走出了小村庄,走进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进入高中之后,因为离家比较远,我一直都是住校的。学校有规定,住校生晚上到班级上晚自习,可以温习功课,也可以读一些课外书,九点钟熄灯回宿舍。那段时间,常常看到高年级的学生在熄灯之后,点亮一盏盏罩儿灯,在忽闪忽闪的火苗下,挑灯夜读。学习的氛围有时候是相互感染的,感染着周围的人,也感染着我。高中三年,一盏罩儿灯陪伴着我,点亮了无数个夜晚,让我在求知的路上一路前行,一直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人的习惯有时候是根深蒂固的,就像夜读之于我,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甚至到现在已经人过中年,依然能够保持着夜读的习惯。在我的床头,始终摆放着几本书,每当夜幕降临,随手取过一本,或坐于案前,或卧于枕上,任凭窗外风声潇潇,雨声沥沥,书中的文字像一双无形的翅膀,带着我飞越无垠的时空,去领略山水的美丽,去体会人间的悲欢。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诗与远方”,这样的“诗与远方”,与现实无关,是一个人思想上的升华,也是一个人心灵上的震撼。或者只有夜读,当世间的纷纷扰扰归于宁静,当满身的疲惫不堪得到休憩,一杯清茶一卷书,茶香悠悠,书香萦萦,在这样的意境中,世界是空灵的,人也是空灵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意境中,一个人才能够抵达遥不可及的“诗与远方”。

“三更有梦书作枕,千里怀人月在峰。”我想,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在清静如水的夜色里,独守一盏孤灯,捧读心爱之书,倦了累了,以书作枕,酣然入梦,想必连梦也是带着书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