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平度》2023年8月31日发文《一卷书香生清凉》
(2023-09-04 08:09:10)一卷书香生清凉
田秀明
长夏炎炎,酷暑难耐。夏天的太阳像是一个烧得通红的火球,不管你躲到哪儿,总有一股热浪汹涌地扑到你的身上,炙烤得人心烦意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恨不能一头扎进水里,久而不起,来他个通体凉爽。其实大可不必,如果在夏日里捧上一本书,静静地走进文字里的世界,自然会生出一丝清凉。
民国时期,崇阳儒医熊伯伊曾写过一首《四季读书歌》,其中有句“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夏日读书,讲究的是“心静自然凉”的境界,若是心能够静下来,任凭骄阳似火,流金铄石,人也是凉爽的。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夏天的早晨,捧一本汪曾祺的书,在田野上或坐或站,和风拂拂,小草青青,“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先生的文字,好像也挂着露水,水灵灵的,透着清新,透着凉爽,每一字、每一句都恍如露珠一般,柔嫩嫩地滴下来,滴进人的心里,生出无限清凉。
夏天的晚上,明月朗朗,星光熠熠,燥热的暑气一点儿都不曾减去。独坐室内,一案一书,一杯凉茶,一把蒲扇,沉醉在缕缕书香里,渐渐地对于身体的热就没有了感觉。文字里的世界总是神奇的,一步行万里,一眼望前年,可以抵达异国看风情万种,可以上溯古代与贤人髙谈。在这漫漫长夜里,月色朦朦,虫鸣啾啾,一股清凉之意从心底涌起,甚至连灵魂深处也是一片阴凉。
古人有云,“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夏日炎炎何处去,一卷书香生清凉,长夏之苦,在阅读中慢慢消除,少了一份酷热,多了一份清凉;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恬静,终是成为了读书之趣,读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