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报2022年7月18日发文《一张远行的车票》
(2022-09-30 09:57:06)一张远行的车票
田秀明
一连几天,微信朋友圈里晒出的都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有的晒的是儿子女儿的,有的晒的是孙子孙女的,也有的分享的是亲戚朋友的,溢美之词,喜悦之情,尽在其中。我平常对朋友圈的内容不是太关注,有时候看了也不枉加评论,这些天我却是毫不吝啬,为每一条信息都点上了一个大大的赞。
前两天,朋友圈里又晒出了一条信息,信息是之前的一个同事发的,同事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听说考的分数还不错,上个985、211的大学没有问题,同事晒的九宫格上除了南方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儿子的生活照外,还加上了一行字,“一张远行的车票”。短短的七个字,有欣喜,也有愁绪,不由让我想起了余光中的那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同事的“一张远行的车票”,也勾起了我心头的一抹惆怅。
十年前,儿子考上了省城南京的一所大学,手捧着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心情是喜悦的,慰藉的,等把儿子送上了开往省城的火车,目送着火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野里,站台上的我,心里面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儿子从小是在我们身边长大的,幼儿园、小学在镇上读的,有人接有人送,初中、高中去了县城,妻子辞了工作,到县城租房陪读。一纸录取通知书,把儿子带去了远方,后来,大学毕业的儿子留在了南京工作。
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一篇散文《目送》,我一直都很喜欢,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的天长地久,即便是父母子女,如果能把片刻当成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
其实,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一开始就好比是一只只破壳而出的雏鸟,有父母为他们遮风挡雨,喂养他们长大,当有一天他们羽翼渐丰,翅膀渐劲的时候,会有一片更加广阔更加高远的天空,等着他们去展翅高飞,等着他们去自由翱翔。
“一张远行的车票”, 从这句话里,我仿佛读懂了为人父为人母者唏嘘的内心世界,车票的一头是家的温暖,一头是大学里的学业;一头是家人的牵挂,一头是学子们的打拼。一纸录取通知书,或者只是青春的第一次远行,或者只是无数个人生旅途中的一张车票,不管这趟车会驶向何方,又会驶得多远,可以肯定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