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创造》2022年6期发文《一剪时光罩儿灯》
(2022-08-12 07:23:53)一剪时光罩儿灯
岁月悠悠,似水流年。在我的记忆深处,总有一盏灯始终点亮着,那跳跃的火花,柔柔的,弱弱的,灯火如豆,小而弥坚,它便是我高中年代读书时用的那盏罩儿灯。
罩儿灯是一种煤油灯,底座是一个葫芦状的玻璃瓶,上半截鼓起的部分盛煤油,下半截是空的。一个膨出的小铁碗罩住灯草芯,顶端留有长条状的开口,为的是增加灯捻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油的充分燃烧。灯头的上部,配有一个两头细,中间鼓的玻璃灯罩,薄薄的,既能防风,又能增加光亮。罩儿灯的灯头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齿柄,可以调节灯头的大小。上世纪80年代初期,虽然电灯已经普及,但停电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罩儿灯就派上了用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
我是从一个小村庄考到镇上的中学读高中的,那一年的高一年级一共录取了四个班的学生,除了镇上的学生之外,大部分都是周围乡镇的农家子弟,那个年代农家子弟想要跳出农门,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寄宿在学校安排的宿舍里,同宿舍的都是镇子周边农村来的学生,也有极个别外县市的。
住宿生晚上学校是不安排上课的,大家在教室里自由学习,做习题的,看书的,也有相互讨论的。虽然我的家离学校不是很远,但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的身边,过着自由自在的集体生活,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学校规定晚自习到9:00点,熄灯回宿舍休息,走在学校里昏黄的走廊上,我总是能见到高年级的几间教室里闪烁着影影绰绰的灯光,仔细一看,原来是还有人在罩儿灯下温习功课。
兴许是学校里浓郁的学习氛围感染了我,也兴许是那些在罩儿灯下苦读的身影激励了我,不久之后,我便有了我的那盏罩儿灯。在一个个月色如水的夜晚里,罩儿灯伴随着我,或奋笔疾书,或凝神细读,岁月在罩儿灯摇曳的灯火里静静流淌。
高三那年,我选择读的是文科,文科班有近五十名同学,像在赛道上奔跑的健儿,尤其是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一个个铆足了劲,你追我赶,生怕落到后面。夜晚的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儿声响,灯熄了,不知是谁“吱啦”一声划着了火柴,点亮了第一盏罩儿灯,紧接着二盏,三盏……,四、五十盏罩儿灯让昏暗的教室里一下子灯火通明起来,像极了一场烛光晚会,只是这场晚会音乐的伴奏,没有歌舞的曼妙,只是在蓄势等待那精彩一幕的出现。高考结束后,我收到了省城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校有200多学子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为学校写下了华丽的篇章。
岁月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我的那盏罩儿灯已经不知所踪,但是罩儿灯那跳动的灯火依然点亮在我永远的记忆里,如火如炬。时过境迁,现在的孩子们或许已经不知道罩儿灯长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罩儿灯是个什么物件,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既是一段苦难的时光,更是一段温馨的回忆。罩儿灯那一丝丝微弱的灯火,点亮了一代人的人生梦想,也照亮了一代人的人生旅程,罩儿灯下的一剪时光告诉我们:人生只要有梦想,再微弱的光,也能点亮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