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4月11日发文《小院栀子香》

(2022-04-11 13:03:40)

小院栀子香


老家的小院,四四方方的,简约,质朴。小时候一直住在小院里,小院的生活总是那样简单,简单得如院角的那株栀子树,默默地碧绿着,默默地伸展着。可是,这简单里,总是带着一份恬静,一份温馨,说不出,内心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

或者,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小院里有一棵栀子树。

印象里,栀子树一年四季常青常绿,老的叶子墨绿墨绿的,新长的叶子,起初有一丝儿淡淡的黄,不几日已然翠绿翠绿的,绿得直晃人的眼睛。栀子树都是剪枝而栽,剪下来不能直接栽到土里,这样养不活,要插到水里,等有了根须再取来移栽,记得庄上人家若是剪了枝,先是要插到秧田里的。小院的栀子树,长了多少年,父亲已经说不大清楚了,只晓得比他的岁数还要大。

“明艳倚娇攒六出,净香乘烈袅孤妍。”四月,小院的栀子花开了,一朵、两朵、三朵……翠绿翠绿的枝头上,雪白色的栀子花次第地绽放着。用不着眼睛去寻找,鼻息间轻轻的一嗅,那浓郁的花香便绕鼻而来,挥也挥不去,汪曾祺老先生说,这香叫“碰鼻子香”。文化学者雪小禅在《流潋银》一文里曾经这样说过桂花,“风动,它也香,风不动,它亦香。”如果把这句话拿来说栀子花,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薰风只是能奇绝,疑是经春大雪花。”层层叠叠的花,沁人心脾的香。小的时候,站在栀子树下,我总是忍不住会摘下几朵。白天别一朵在衣襟上,走到哪儿,花香就会飘到哪儿,直惹得旁边的人嗅着鼻子,疑惑着问,“哪儿来的花香?”而我,又带着花香,一溜烟跑开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留两朵在枕边,枕着一缕花香入梦,这梦,也是带着花香的,香香的,美美的。

栀子花开的时候,小院也热闹开了,有大人,有小孩,七嘴八舌地说着栀子花,小孩子可没那么大的耐心,伸出了手就要上去揪,一旁的大人连忙制止,歉意地回过头来笑笑。这个时候,父亲总是笑眯眯地说,“摘吧,摘吧,小孩子们喜欢,多摘几朵,小心些,不要伤了树枝。”捧着栀子花,小孩子一个个雀跃着跑去,这花香,便飘离了小院,飘进了庄上的人家。

后来,我离开了小院,离开了老家。每年栀子花开的时节,我都会嗅着花香,回到小院,回到老家。如诗人席慕蓉所说的那样,“栀子花开季节,清晨起早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栀子花的身边,深深的呼吸这清幽的香味,这美到心惊的栀子花,它不会错过永生永世的相逢,它的幽香永远都会揣在我的怀里,清香在我的胳膊上。”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是淡淡的清纯,纯纯的爱。”栀子花,在逝去的流年里,年年花开,年年生香,这花香,盛开在我的心里,芬芳在我的心里,愈久愈纯,愈久愈浓。

有栀子树在,有小院在,故乡就在。

而我,因为栀子花,因为小院,无论走多远,都不会迷失自己,都会记住有一条回家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