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煤炭报》2022年4月2日发文《味美最是清明螺》

(2022-04-03 08:40:59)

味美最是清明螺

老家在里下河地区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四面环水,以湖中盛产的鱼类、贝类、水禽、水蔬烧制的菜肴,素有“水八鲜”之说。螺蛳,在湖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鲜美,水一涨,水边的码头上便爬满了螺蛳,俯拾皆是。小镇上的餐馆里有一道以螺蛳、杂鱼、簖蟹一起烧制的菜肴,最为镇上人和游客喜欢,名字起得也不错,“一网打尽”,每至餐馆,总要点上一大盆。

小镇上的人家都喜欢吃螺蛳,两三元钱买上一碗,剪去螺尾,或是加入酱油、大料、剁椒的香辣螺蛳,或是加入食盐、胡椒粉的水煮螺蛳,煮熟的螺蛳,轻轻一嘬,螺肉入口,肉肥汁美,满口生津。我家的餐桌上也常常有这样一道螺蛳菜,尤其在清明之前,总要吃上几回,说是多吃螺蛳有明目功效。

小的时候,螺蛳是水乡人家打牙祭的肉菜。螺蛳是不用花钱买的,常常约上三五小伙伴,一人一只铁丝篮子,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拴在篮子上,一端拴在手腕上,奋力将篮子扔往河心,慢慢向身边拖动,待篮子在手,在水中轻摇几下,滤去淤泥,挑出稍大些的螺蛳,小些的螺蛳以及瓦砾重又倒入河里。来来回回十余次,便可以捞回一大碗螺蛳,午饭的餐桌上有了一道香气扑鼻的炒螺蛳。

摸螺蛳是我们夏天常做的事情。记得老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河对面长满了芦荻,放下午学之后,小伙伴们经常会一人一只小木桶,游到河对岸去。水下面的芦径上爬满了螺蛳,只需双手合在一起,从芦根处慢慢往上抹,及至水面,掌中已有了一小捧螺蛳,一会儿工夫,便能装满一小桶。螺蛳捞多了,用水煮开,再一个一个用缝衣针挑出螺蛳肉,随手从菜园里割来一把韭菜,又是一道风味独特的韭菜炒螺蛳肉。

汪曾祺先生在《故乡的食物》也有一段是描写螺蛳的,“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之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孩子们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拉喀拉地响。夏天‘捡漏’,瓦匠总要扫下好些螺蛳壳。”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的事情我们小时候没有玩过,螺蛳壳虽螺旋成圆形,开口处却很锋利,小时候的我们很顽皮,常常会光着脚到处嬉闹,母亲总是关照吃过的螺蛳壳一定要扔到垃圾堆里去,以免踩到上面划伤了脚。

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南京上大学,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卖五香螺蛳的摊位,记不清是几分钱还是几毛钱一碗,常常看到一些“馋虫”们,或坐或蹲,一手端着碗,一手捏着螺蛳往嘴里送,嘴里手上都流着油,吃相很是狼狈,不过看起来似乎很享受。我也曾去吃过两次,终究没有吃到过家乡螺蛳的味道。

民间有谚,“清明螺,赛老鹅。”清明前,螺蛳最是美味,嘬一口螺蛳,唇齿间留下的是春天的味道,还有家乡的味道,这味道,萦萦着始终不能散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