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论文
《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综艺节目,节目开播以来,我每期必看。记得董卿曾经在节目里说过这样一句话:“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是的,文字里是有风景的,而且这样的风景,无处不在,有的时候不是目之所能及的,需要用心灵去领悟,去感受。
生活中,有的人喜欢拿着手机、相机,把风景定格为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有的人喜欢游遍青山绿水,把风景永恒为一个个美好的回忆。而我的风景在文字里,闲暇的时候,捧一本钟爱的书籍,或是一篇喜欢的美文,在文字里度过一段“相看两不厌”的惬意时光。
读书,是慢时光里的享受,什么时候都可以,什么人都可以,不必刻意,也无需强求。因为文字里的风景,一直都在,不会走远。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清晨可以,黄昏也可以。对于读书的人来说,书籍就好比是心照神交的老朋友,晨昏相对,如影随形。每一份快乐,抑或每一份忧愁,都是字里行间的风景,一字一句间,不由读书人不跟着去快乐,跟着去忧愁。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读书,下雨的日子可以,起风的日子也可以。雨打芭蕉,淅淅沥沥;风敲窗棂,柔柔软软。一个人,慵懒地靠在床榻之上,一卷书,即便是随意地翻上一翻,人阅书,书怡人,这书里,便有了风景,读书人,也便融入了风景里。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锦缎绸衫的人可以,粗缯大布的人也可以。读书之人,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文字里的风景,从来不薄彼此。常常读书的人,气质一定是高雅脱俗的,这样的气质,是文字里的风景熏陶的。
读书,读的是文字里的哲理,文字里的境界,这样的哲理和境界,就是文字里的风景。读书,有的时候不是一成不变的。
闻一多读书成瘾,结婚那天,众人遍寻新郎不见。原来闻一多仍然一身旧袍,稳坐书房,手执一卷,如痴如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书就要“醉”,是为“醉书”。
华罗庚读书,拿到一本书后,不是翻开来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读了,是为“猜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为了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未能如愿。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适值冬日,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抄录到手,是为“抄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每读一本书,都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风景永远在路上,永远在文字里。春光无限好,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季节里,读书吧,像旅行一样去读书,去领悟,去感受文字里最美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