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rchangel
Archange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4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家学习(无人打扰,父母支持)与在自习室、图书馆学习,你如何选择?

(2015-04-09 22:11:47)
标签:

杂谈


我考研和考博都是在家复习的。下面是我的回答: 

1. 但为什么同学和我都有“在家总是白天困”的心理? 
考研和考博时在家的作息一般是: 
早上9:30左右起,然后差不多10:30开始看书,因为减肥所以略过午饭。 
下午1:30左右,自制拿铁,一边喝咖啡一边继续看书到5:00或者5:30。 
晚饭过后,出门运动下,差不多8:00开始继续看书,到10:30左右。 
之后洗漱,然后看一集美剧睡觉~~ 

从来没有出现过犯困的情况。 

2. 人必须在自习室那样的环境才可以全身心学习? 
当然不是啦,家里也可营造出很好的氛围的。 

在自习室一方面是氛围,感觉别人都在学习,自己也应该学习。另一方面,确实安静有助于集中精神。但是也有问题,因为看周围人都在学习,自己也在学习会有这样一种错觉,就是说即使我一天没干什么事情,也会造成一种我今天学了一天的假象。效率未必真的高。 

3. 如何在家提高效率? 
重点回答的部分。 

首先,你要在主观上愿意看书学习。我一般看书时,电脑开着的,因为需要查资料。但是我不会一直在网上闲逛。同时,我会放一些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声。这个时候是一种我觉得比较好的状态。因为我主观上愿意,所以就能够长时间地集中精神。 

其次,父母配合(这点你已经有啦)。虽然家里不大,只有两个房间,但是,我看书的时间父母都呆在另一个房间,也不会过来做事。这样一来,我把门一关就形成了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而且很好地营造出了一种合适自己学习的氛围。 

再次,我觉得和学习的方法也有关。如果只是一味看而不动手,就比较容易分心,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很粗糙。因为我是搞数学的,所以学习的时候一直需要动手写笔记,所以人不容易走神也不容易疲劳。也许你会有困惑,动脑又动手不是更累么。其实不然。面对逻辑上或者结构上复杂的问题,如果纯粹用大脑进行思考,负荷很重。然而,能够动手写写,画画结构图,其实是让渡了一部分大脑的体力劳动。这样也更有效率。 

最后,所谓有效率,实际上就是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段时期内的目标。一般我都会有一个周计划(因为日计划对我而言没有执行的意义),包括现在开始尝试做科研也是这样。每个周末我会决定下周需要关注的问题,哪些论文是需要看的,哪些课题是需要了解的。你也可以定一个周计划或者日计划,看得到目标,看得到结果,就容易让人觉得自己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这样心理上比较好。这属于心理上的激励。 

最后的最后,我在学校图书馆自习过,在上海图书馆自习过,在家自习过,也在咖啡馆看过书。实际上,只要你自己主观愿意,精力是可以集中的。这几个场所对我而言没有特别的不同。经常是,在家呆久了就跑去图书馆坐坐,然后再回家看书的。咖啡馆的话,看看文学读物蛮好的。对了,还有高质量的交谈(交谈也是一种学习哈~~)。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