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亚当论 Adam Talk |
打破文化的次元壁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p6i5tj20zk0qowfs.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Photo: JLOUXX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立木画廊香港空间内,正在展出看上去已经生锈了的巨型“病毒”和异形雕塑,搭配墙上几幅描绘着身体和内脏器官的水粉画作,以及香港最近两周几乎未断过的雷电暴雨,恍如走进一个魔幻剧场,厚重的空气下是暗涌凶猛。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ohiujj20mr0cxq3c.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May 18-July 8, 2017
Photo: Kitmin Le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本次展览是出身于肯尼亚、现居纽约布鲁克林的女艺术家瓦格西· 穆图(Wangechi Mutu)在香港的首次个展,展出一系列的新作运用了日常可见,尤其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材料,延续她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包括她从东非不同地方觅得的岩石、矿物金属、富含铁的土壤、树根和树枝等。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nu63mj20h80cx0t0.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May 18-July 8, 2017
Photo: Kitmin Le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ni2a1j20980cxglm.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走进展厅,不难被展厅内突兀的几座铁锈色装置吸引。第一眼就看到墙角一座被树枝缠绕的人形半身雕塑,扭曲变形的脸和身体让人躲避不及,却又想仔细看个究竟。斜对角的另一座人形半身雕塑则是像毒瘤般在身体上长出几面大小各异的镜子(为了显示镜面效果特地拍到了手机壳),同样深陷的眼窝和呆滞的表情似乎暗示着身体被定格于某一个始料未及的时刻,透露出一种无助和无声的呐喊。穆图说在创作的时候,这些镜子会映出自己的样子,在这种相互凝视中,时刻提醒自己和世界之间不断变化的联系。同样,当观者走进作品看到自己的模样,又会产生怎样的震动?想象你自己的脸突然出现在异形的“人”身上,你会急着闪躲还是与自己对视?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n43fwj20zk0qoaav.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Photo: JLOUXX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非洲一直以来,尤其是被白人认为是不干净的地方。贫穷、疾病、荒漠,部分是现实,更多也是被赋予了的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泥土或许是最肮脏,却是最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条件。在很多西方和东方神话中,人都是由泥土创造的。因此穆图特地选用从非洲搜寻来的标志性红泥土创作本次展览中的人形和“病毒“,原本象征生命的物料和病变的细胞形成对比,同时象征一种新生和毁灭。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lwgwpj20ix0p9dhg.jpgl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kqw0kj20zk1beado.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Photo: JLOUXX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穆图认为蜕变过程中有限的空间赋予了器官更多富含隐喻的可能性。展出的水粉画作即捕捉了身体成长的不同时刻。穆图一直对神话相关题材很感兴趣,在和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摄影与影像系主任、摄影师,同样也是黑人女性的Deborah
Willis博士的对谈中,她曾提到对”Nguva”的兴趣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某种思维定式。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kbwtmj20uk0kdwer.jpgl
/Wangechi Mutu/
/Chocolate Nguva, 2015/
/Patinated bronze, 16 x 14 x 10 inches/
/Co-published by Carolina Nitsch Elisabeth Ross Wingat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arolina Nitsch Elisabeth Ross Wingate./
在肯尼亚的民间神话故事中,Nguva类似于美人鱼塞壬(Siren),是生活在海洋的一种动物,他们擅长发现人类的弱点,时而出海利用魔法吸引人并将他们拽到水里。这种构建并受限于一种语言以及地域范围的信仰系统让穆图意识到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大多时候是过于单一的。当下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大多来自西方的科学和理性,并不是质疑其重要性,但同时也应该有一种意识,即理解世界万物的方式有更多可能性。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js36pj20zk1be76f.jpgl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jbcuxj20zk1be0vb.jpgl
/Wangechi Mutu/
/Installation view, Lehmann Maupin, Hong Kong/
/Photo: JLOUXX/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
这一系列新的水粉作品延续她对神话故事中人类来自海洋和土地观念的探索,透过将来自自然的元素转变为身体的局部,演绎人类生物学角度的进化和演变,同时对塑造我们对自然和人类理解的认知展开剖析。仔细看作品中不同的生物、器官仿佛在不断膨胀,随时从画中生长出来,以蓬勃的生命力与空间中扭曲的雕塑对照,在此消彼长中相互拉锯,形成有机的艺术现场。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inse9j20h40nh40q.jpgl
/Wangechi Mutu/
/Automatic Hip, 2015/
/Collage on paper/
/Courtesy the artist/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if732j20uk0khwhn.jpgl
/Wangechi Mutu/
/You are my Sunshine, 2015/
/Collage painting on paper, 24 x 36 inche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画作中不同元素的挪用也容易联想到穆图更为熟知的拼贴作品。她将从《Vogue》、《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过期的民族学报告、色情杂志以及植物相关杂志上的图案剪下,拼贴出通常具有女性特征的作品。”我观察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会坐在什么地方以及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些不但反映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同时也反映社会本身。“性别、种族,尤其黑人女性是她非常关注的议题,也因此让她及她的作品在女性主义、非洲后殖民以及全球化的话题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hj6nxj20uk0kd0ti.jpgl
/Wangechi Mutu/
/The End of carrying All, 2015/
/3 Screen Animated Video (color and sound)/
/Duration: 10 minute loop/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穆图本人的经历也是非常值得一提。她1972年出生于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Nairobi),自幼显露出艺术天赋的她不满足于本地学校常年只画静物的枯燥课程,只身前往纽约求学。她当时申请了四所学校分别是普瑞特(Pratt Institute)、加州艺术学院、費城艺术学院和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并被三所录取。最终选定帕森后,她想办法筹集了第一年昂贵的学费,但发现这所学校尽管非常好,却以设计为主,只好割爱。辗转一段时间,她才发现离帕森几个路口是业内名校,并且学费全免的库珀联盟(Cooper Union),并又一次,申请成功!说起Cooper Union,这所1859年成立的私人学校以培养艺术、建筑和工程界的人才为己任,为了吸引人才并给予所有人”公平公开“的机会,因此免去学费。结果自然是竞争惨烈,直到现在依然每年录取不到1000人,艺术专业的录取率去年只有8%。都有哪些有名的校友呢?相信很多人都认识的当代艺术家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波普艺术家汤姆·韦塞尔曼(Tom Wesselmann)、美国当代艺术家菲利浦·塔菲(Philip Taaffe),以及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拉塞尔·赫尔斯(Russell Hulse),跟不用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都曾就读于库珀。有兴趣下次可以再扒一下这所学校的神奇历史。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h15fg7nsbj20my0rsdgt.jpgl
Wangechi Mutu
回到穆图,库珀毕业后,她觉得这所学校毕竟只有美国以及业内比较认可,想再念一个大家都认识的学校,于是申请了耶鲁。当然也是毫无压力,于2000年顺利毕业于雕塑系。之后很快获得艺术界的认可,在布鲁克林美术馆(Brooklyn Museum)、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蒙特利尔当代艺术馆(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de Montréal )等举办过个展。也曾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群展包括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大皇宫、毕尔巴鄂古根汉姆、新美术馆等。
本次在香港立木画廊的个展到7月8号结束,尽管只是她个人创作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不妨作为一个打开认识穆图创作的窗口,如同雕塑上的镜面所反射出的自身碎片,逐渐拼贴出她所呈献的非洲、生命、自然、女性以及认知学。
-The End-
以上内容由亚当论整理
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
如有版权问题转载
请在CC艺术公众号中留言
▼
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爱好者
你是否想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亚当论开启投稿专线
你有你的话语权·我给予你最棒的平台
收录者还有不能少的现金奖励支持!
http://ww4/large/86dff481gy1fgv751hvr1j20hs06vgm1.jpgl
亚当不是人,亚当是一种文化态度!
亚当论是Cc艺术的子栏目频道
关注当代艺术、跨界艺术以及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