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月16日下午,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展开了一场名为“文化创新:艺术的深度与广度(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reative
pursuits
瑞安·甘德,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联合创始人周大为,VICE中国创始人孟金辉,里森画廊中华区总监董道兹,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孟建、副教授汤筠冰、教授张殿元等人共同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既是一次对艺术本体论的深入探讨,又是一场东西方文化思想碰撞的交流盛会。
http://wx1/large/86dff481gy1fdp4acoogaj20hs0bv0wd.jpg|
本次沙龙的主讲人,英国概念艺术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在讲座开始前,突感觉身体不适,险些无法到达现场。不过艺术家坚持带病演讲,赢得了全场观众的起立致敬。瑞安·甘德首先为观众阐述了他的艺术观点。甘德作为英国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从装置、雕塑、摄影到讲座、出版等领域都有涉猎,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圣像画廊等全球多个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览。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p4agr9swj20hs0bvwhx.jpg|
本次讲座中,甘德和观众分享了他的艺术创作理念,并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广度与深度。甘德的创作凭借思维联想将日常与晦涩,司空见惯与易忽略的两种事物联系起来。他的作品对我们的语言和知识提出了质疑,重塑了作品外观和创作方式。其作品如谜题一般洋溢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融合了各种故事碎片和隐藏的线索。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p4akc5eej20hs0bvaee.jpg|
嘉宾们纷纷阐释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孟建认为,如果没有艺术创新,那么当下所强调的国家创新、文化创新即是残缺的。艺术创新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文化创新的催化剂,是以艺术的手法点燃创新的激情要素。但是我国当下的艺术创新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和侵蚀。这表现在国内艺术创新的弱化,同时资本的侵入也腐蚀了众多艺术家的心灵。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p4apkjibj20hs0bvtd2.jpg|
张殿元从艺术的创新广度做进一步阐释,认为当下迅速变革的社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但国内的艺术家视野还不够宽阔,对于众多凸显出来的社会新现象缺乏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因而艺术创作的路越走越窄。例如数字人文带来的“人机关系”的思考,就既是一个博大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宽广的艺术研究命题。
在接下来的沙龙研讨环节,汤筠冰从艺术的创新深度来谈,认为艺术的创新可以称之为一种复合型的结构,它有着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很多艺术家以“新、奇、特”的形式表现所谓的艺术,实质上只是艺术创新的表层结构。而体现人们深层意识,甚至是潜意识的诸多层面,还需要洞若观火的艺术体察和刻骨铭心的艺术表现。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p4b6fzsmj20hs0dcaes.jpg|
周大为从收藏及文化跨界的角度思考,认为将瑞安·甘德先生的展览引进中国,是想向更多的人展示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把最有品质和最活跃的创新思路带进中国。而选择合作艺术家的标准,更多的是在于艺术的本质,而不是形式。
http://wx1/large/86dff481gy1fdp4bagyfqj20hs09yjus.jpg|
孟金辉强调中国青年先锋文化具备蓬勃的创新力,已创立的“创想计划”就是希望把文化的创新融入进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董道兹认为国内外在文化创新意识方面已经趋于同步,在此基础上多元文化的交流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据悉,本次活动主办方“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Fudan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al Innovation Research)是由我国文化部在复旦大学创建的文化创新研究基地和文化战略研究智库。协办方“Cc基金会”周大为先生创办与支持,主要致力于积极促进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长期赞助年轻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或团体,鼓励具有新观念的各种艺术形式,营造和改善有利于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环境氛围,以推动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p4bf1zvej20hs0bvgqf.jpg|
-The End-
图片及资料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