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玉在学堂内外读了什么书

(2018-03-06 10:44:18)
标签:

贾宝玉

国学

四书

背书

学堂

分类: 红楼

https://wx3/large/86dab33dly1fp1xhf7henj20cj08c74o.jpg

文|许幻之

《红楼梦》第三回有《西江月》两首批贾宝玉,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从词面看来句句是在诋贬宝玉,尤其“腹内草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若只看词不读小说,真不知宝玉鄙陋不堪成什么样子。

宝玉平日常有嫌恶读书的坏情绪,家里上上下下都知宝二爷不爱读书。连黛玉从前也听母亲讲过,二舅母生的表兄“衔玉而生,极恶读书”。

但与黛玉初次见面聊天,宝玉就小露才情。宝玉问黛玉表字,黛玉说自己无字,宝玉便随口取“颦颦”二字与她。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打趣他:“只恐又是你的杜撰。”虽然《古今人物通考》不知有无,但即便是宝玉杜撰,书名也很雅致。何况“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确是《说文》释意。而“颦颦”用于黛玉,既贴切可爱又亲昵唯美,日后大家也常以“颦丫头”昵称黛玉。

https://wx3/large/86dab33dly1fp1xi850olj20hs0d2jrp.jpg宝黛初识

​​第五回尤氏邀请贾母等人到东府赏梅,宝玉倦怠了想歇午觉,秦可卿遂引他到上房内间。宝玉先见一幅《燃黎图》,心中便存几分不快,再到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断断不肯睡在这里,吵嚷着要走了。

《燃黎图》画的是老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故事,对联则讲为人修身处世,圆融世故之道。这是官学教人的明德之理,也是钟鼎人家勉励子弟惯常之道。宝玉平生最厌时务,想着睡个午觉还要泡在大道理的房间,哪里肯住。

秦可卿只好带宝玉来到自己卧室。小说此处对于可卿房间的描写,都来自于宝玉之眼: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宝玉一眼识得唐寅的画,秦观的诗,固然有富贵官宦人家私藏甚众,见多识广因由。但也是平日饱读诗画,集腋成裘,方能入眼即辨。只有薛蟠那种真正不读书、不通文史、不懂诗画的呆霸王,才将“唐寅”念做“庚黄”吧。

继续宝玉眼中的可卿卧房景致: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塌,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鸯枕。”

脂砚斋在此处有批语云:“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也。”室内摆设自然皆为珍品,非普通人家所有。但宝玉看到那些镜子、金盘、床塌、帘帐,以及枕头、被子,却马上联想到许多香艳的人物故事,串成一室暖香。尽管这些故事多从野史闲书得来,绝非学堂里教的教科书,但亦可知宝玉平日里博猎群书,阅读面是极广的。

对于宝玉平时偷读禁书,第二十三回也有记述。一日宝玉心内烦闷,茗烟便想法讨主人欢心。“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和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悄悄“把那文理细密的拿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这些藏起来寻机会偷看的书,诸如《会真记》、《牡丹亭》如今都是经典文学,但在当时却是禁书。贾政因宝玉给袭人取名一事,曾厉责“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些浓诗艳词上作工夫。”书香钟鼎人家,父亲寄望儿孙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深恐子弟学坏。所以严厉禁止那些不入流,对功课并无帮助,于身心又无裨益的闲书。

https://wx2/large/86dab33dly1fp1xkz29jej20f40cmgmf.jpg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那么贾政要儿子读的是什么书呢?第七回宝玉与秦钟约好同入家塾读书。第九回上学前,宝玉去向父亲请安,却被老爸臭骂一顿。又叫来跟宝玉的人,问道:“你跟他上了几年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下人跪回:“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贾政云:“再读三十本《诗经》也是虚应故事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念,只是先把《四书》讲明背熟 ,是要紧的。”

此时大凡可知,宝玉在学堂读了四书,五经,古文一些。至于“学了些精致的淘气”,则是说宝玉不努力学习教科书,课外书倒读了大把的意思。第四十二回宝钗劝诫黛玉时也说过:“(小时候)我也是个淘气的......姊妹弟兄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墨翰诗书人家,林林总总藏书极多,孩子们当然捡有趣的书读。鲁迅爱看《山海经》,胡适也爱翻《聊斋》的。

其实宝玉很小便开蒙学习了。第十八回写道 :“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清朝蒙学书本,便是诸如《三》、《百》、《千》、《孝》、《幼学》、《龙文》这些。蒙学书籍使宝玉早早识字,早早奠定了文学基础。

https://wx3/large/86dab33dly1fp1xobrrulj20f908ct95.jpg

​书第七十三回有人知会宝玉,小心次日老爷问话。所谓老爷问话儿,当然是问读书事体。宝玉吓慌了神,揣摩自己如何应对。

“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内现在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至下《孟子》就有一大半忘 了。算起《五经》来,因近来作诗,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湛,还可塞责。至于古文,这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连《左传》、《国策》、《公羊》、《谷梁》、汉唐等文,不过几十篇。”

明清私塾,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学子的基本功课。宝玉是“带注”背出的,“注”应当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我现存的朱子四书集注中,《四书》全文并集注通篇总计二十七万字。宝玉说《孟子》大半忘了,应该是以前他将整本《四书章句集注》已然背下,只是最近疏于温习,到后面也就忘记了。至于其他,古时所说读书,大抵是讲所背之书。读书不背书,读书有何用。如今能将这些大部头书本背下来,足以使人赞服。但在先时学中,特别簪缨门第之族,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从前在学堂读书学习,一为知人识礼,二为考取功名。学而优则仕。参加科举考试崭露头角,功成名就才好光宗耀祖。科举考试只作八股文,八股文写作又仅止于《四书》句子为题,以八个部分阐述观点,言必圣贤君子,安国辅民。所述文章入得考官法眼,才可以中秀才中举人,一时为官。

而宝玉所深恶的正是这种迂腐刻板的科举制度,以及束缚人性的理教道统。宝玉崇尚自由,生性舒朗,他向来潇洒不羁,最不爱被人笼牢,对时文八股深恶痛绝。他说:“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是后人铒名钓禄之阶。”

https://wx1/large/86dab33dly1fp1z0e8b2uj20hl0cmtgg.jpg

袭人劝学

​所以宝玉一直被老爸痛骂不学无术。但偶尔他也显露出“歪才”来。第十七回大观园建成,宝玉随父亲与府中清客一道巡园,题额对联,说古论今,虽陪着小心倒也一展偏才。

众人一进园子,见山口白石上有空白留题处,故意引些俗套语敷衍。贾政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莫若‘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清客皆赞才情高远。贾政摆手:"不过以一充十,取笑罢了。”接下来几处,宝玉引经据典,小试峥嵘,题过“沁芳”“有凤来仪”“杏帘在望”等额,又作联若许。贾政听了只“点头不语”,“点头微笑”,或曰“也未见长”。但不骂,便是表扬。

至蘅芜院,贾政初觉“无味”,步入门时,忽见一面玲珑山石,四面绕石,将所有房屋遮隐,且无一株花木,只有许多异草。贾政这才大笑”有趣“,只是遗憾并不认识这些异香的奇草。宝玉在此有一长段话:

“这些之中也有薜荔藤萝。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䔲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脂批:金簦草,见《字汇》。玉蕗,见《楚辞》”菎蕗杂于黀蒸“。茝、葛、芸、芷,皆不必注,见者太多。此书中异物太多,有人生之未闻未见者,然实系所有之物,或名差理同者亦有之。】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作紫纶绛组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脂批:左太冲《吴部赋》】。又有叫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连【脂批:以上《蜀都赋》】。如今年深岁久,人不能识,皆像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有的。”

这番言语不必说讲下来,纵然使我读出来,也要查一通字典才能认准字音,更不消说意思和典故了。可知宝玉“每日里杂学旁收”,读了多少有趣的书。

https://wx2/large/86dab33dly1fp1z16y16ej20fq08b7dr.jpg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第二十八回,宝玉与薛蟠、冯紫英等喝酒。宝玉到底清雅,只觉滥饮无味,需行酒令才添趣味:“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都要说出女儿来,还要说出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研讨、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行酒令是《红楼梦》中常玩的游戏,大观园女儿尤爱。但这段话可见宝玉不仅熟读四书五经,更兼诵诗词看元典,连同古曲旧文,无不通晓精读。

https://wx3/large/86dab33dly1fp1z1zylh4j20g208w7cm.jpg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再有二十一回,宝玉与袭人怄气时翻看《南华经》,提笔为《胠箧》篇作续。言辞奇甚,直似老庄,可知文笔亦佳。

七十八回,宝玉半叙半咏作的长篇《姽婳词》,亦绮丽健拔,荡气回肠。绝非“懒读书”“怕读文章”者所为。

第七十八回宝玉祭奠晴雯时,凄楚悲懑之下,写出文采飞扬,酣畅淋漓的一篇《芙蓉女儿诔》。成为整部《红楼梦》中宝玉所有诗词歌赋中最长、最至真、最赤纯的漂亮文字。(原文略)

这篇挥洒自如的诔文,是宝玉于学堂内外所读书籍累积成行,浸泪泣血而作。他口中虽说:“我又不希罕那功名,又不为世人观阅称赞,何必不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辨》、《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名,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但无意中列出的书单,都是宝玉课上课下读过的书呢。

https://wx3/large/86dab33dly1fp1z3d8r9zj20m80et402.jpg

文字|许幻

图片|网络

(欢迎关注公众号“也斋”,一起读书写字,喝茶聊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五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