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灶的习俗与传说

(2018-02-08 10:35:36)
标签:

民俗

文化

历史

杂谈

分类: 散文杂文

http://s10/mw690/002t5WzHzy7hZ9LahE539&690
                                                       
                                                      辞灶的习俗与传说
                                                               文/博陆山人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但它真正的名字是“辞灶”。因为灶王爷要在这一天回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固称这一天为辞灶。
          辞灶这一天要用黄裱纸粘五只口袋,一个钱袋,与灶马一起烧掉。锅灶处放麸皮、豆子和糖瓜,前二者是给灶王爷喂马用的,糖瓜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庭不要乱说。在我们那儿有这样一段民谣:“灶王老爷本姓张,骑着马,扛着枪,拿着糖瓜当干粮。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少带是非口舌,多带五谷杂粮。”
          辞灶吃面条,带有劝诫后人节俭的意思。当地有“灶王老爷不用慌,一年一碗杂面汤。”的说法。关于这个,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呢。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一张姓阔公子,自小奢侈惯了,取妻后依然劣性难改。甚至吃水饺、蒸包都要把周边的一圈“翅子”咬下来扔掉。他的结发妻子“丁香女”,每次都悄悄的将这些所谓的“下脚料”收拾起来,晾干后当宝贝一样的藏好。后来,这位阔公子喜新厌旧,休了丁香女,又取了一位叫李海棠的女人。这位姓李的妻子与他真是臭味相投,好吃懒做,根本不知勤俭持家。不出几年,家道败落,最后不得不靠沿街乞讨为生。
          却说这一天,这位曾经的阔公子,讨饭恰好到了前妻丁香女的门前。丁香女拿出以前的那些“下脚料”,为他煮了一碗面汤(这就是所谓的杂面汤了)。这位仁兄津津有味的吃完后,对着面前的丁香女说:“大娘啊,你做的面太好吃了,从来也没尝过这么好吃的面啊”。丁香女冷笑着说:“你睁开眼看看,我是你大娘马?这些都是你以前扔掉的下脚料啊。”这位仁兄猛抬头,认出面前的“大娘”,竟然就是被自己休掉的结发妻子,一时羞的老脸通红,无地自容,两眼一闭,一头就向锅灶里钻去。丁香女一把没拉住,仅仅拉下了他的一条腿。这条腿瞬间变成了一只掏灶灰用的耙子,而那位姓张的仁兄则成了灶王爷了。
        最初在百度空间写下这篇博文时,有网友问我:此人既然有这么多劣迹,为什么死后会被封为灶神呢?关于这一点,我当时还真的不清楚。后来在一本民俗资料上无意中找到了答案:根据传说,玉帝也姓张(名百忍),算起来与这位张姓阔公子还算本家。这位张姓公子死后灵魂一直不肯归位,到处游荡。这一天,恰好玉帝出巡,这位公子便在路上拦住玉帝,缠着玉帝,非要让玉帝给他个官做。玉帝念在同姓的份上,只好封了他个灶神的闲官。
       从某种意义上说,辞灶是一个标志性的节日。在以前,要回家过年的旅人,一定要赶在这一天回家,民间有“辞灶不辞在外面”的说法。而扫屋、擦窗子,也要等过了这天才能进行。
       小年过了,春节便临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